楊天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rdo;。宋耀如認為,這是在國內開展反清鬥爭的良好機會,所以致函孫中山,勸其迅速回國。
孫中山與宋耀如的革命友情還衍生出另一段佳話‐‐若干年後,孫中山娶宋耀如的次女宋慶齡為妻,這是後話。
1895年1月,孫中山從檀香山乘船回國。抵達香港後,他立即把當年志同道合的幾位朋友,鄭士良、陸皓東、陳少白、楊鶴齡、區鳳墀等人組織起來,商議擴大興中會組織,並伺機發動武裝起義。孫中山此時得知楊衢雲、謝纘泰1892年在香港創辦的輔仁文社是以改革政治為宗旨的,便和他們見了面。
楊衢雲,名飛鴻,祖籍福建海澄。自幼生活在香港,畢業於香港聖保羅書院,曾擔任香港灣仔國家書院英文教員、招商局書記,後又任香港新沙宣洋行副經理。孫中山與楊衢雲十分相投。楊衢雲欣然表示願意取消輔仁文社,一致加入興中會。孫中山於是開始著手組織香港興中會。1895年2月18日,香港中環士丹頓街13號掛出一塊乾亨行招牌,以避警探耳目。3天後,香港興中會在乾亨行召開成立大會。當時入會的有49人,入會誓詞仍與檀香山入會成立時相同,採取的是舉右手向天發誓的形式。
香港興中會總會成立後,把檀香山興中會所訂章程修改為十條。這次修改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清朝政府的殘暴腐敗正面地作了猛烈的抨擊,指出當時國內&ldo;政治不修,綱紀敗壞,朝廷則鬻官賣爵,公行賄賂,官府則剝民刮地,暴過虎狼,盜賊橫行,饑饉交集,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嗚呼慘矣&rdo;,把原來檀香山章程中一些溫和的詞句刪去了。並且要求廣大人民團結起來,參加救國行動。章程中寫道:&ldo;無論中外各國人士,倘有益世,肯為中國盡力,皆得收入會中。&rdo;這種思想以後逐步發展,使同盟會能成為各種社會力量反對清政府的共同聯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