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 (第1/2頁)
劉承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讓趙匡義去一趟潁昌?”垂拱殿中,劉皇帝一副興趣盎然的模樣,看著陪坐側席的趙普,問道:“這是誰的建議?”
趙普微拱手,回道:“是晉王殿下的提議!”
“不錯!”劉皇帝嘴角微微上揚,淡淡地道:“這趙李二家一向淵源深厚,趙匡義與李守元,輩分上還是叔侄關係,有他去調節,效果應當比其他任何人都好。
再者,這數月,趙匡義在朝中,可有些沉默了,此前對改制還有頗多建言,如今卻持緘默態度。藉著這個機會,也正好看看,他究竟持何態度!”
劉皇帝這話裡,怎麼都透著一股“揣測”的意味,趙普沒有接著茬,而是很沒營養地恭維了一句:“陛下英明!”
劉皇帝擺擺手,幽幽道:“朕近來聽到了些流言,說京畿有個潘佑,河南有個鄭起,兩人都是江南舊臣,卻在中原道州,專權恣意,橫行逞威。還有人說,朝廷寧肯相信江南降臣,委以重任,也不願意使用北方賢臣這些言論,趙卿可曾聽說過?”
聞問,趙普立刻陪上了些小心,道:“老臣對此有所耳聞,不過些許閒言碎語,不足為道。若論非議,朝野之間,又何曾少過,當改制大事,些許議論,只要不影響改革大局,實不必過於掛懷!”
聽他這麼說,劉皇帝冷冷一笑:“趙卿倒是看得開,不愧宰相度量。不過,這些議論,可不只是在抱怨,朕只覺得其心可誅!
說這些話的人,製造矛盾,強調南北之分,刻意破壞朝廷團結。地有南北之分,但人難道不都是大漢的臣民?難道大漢的忠臣,就只有北方人士,南方出身的臣僚,都是奸賊貳臣嗎?
江南平定,已然二十多年,還有人那南北之別來鼓譟生事,惑亂人心,這等人,才是賊子,才是隱藏在大漢朝野的奸佞!
這些別有居心之徒,若不加懲處,何以昭示天下,安定人心!制度若有問題,還可改弦更張,若人心淪喪了,可就不好收拾!”
“依陛下之意?”見劉皇帝把此事看得如此之重,趙普則配合著請示道。
“皇城司給朕提交了一份名單,就由趙卿辨別區處,按圖索驥,將那些好賣弄婦人之智的人處理了吧!”劉皇帝直接吩咐道。
“是!”
趙普答應得很乾脆,沒有任何疑慮,左右,他對這些言論,心裡也是不滿的。畢竟,其中也有不少攻擊他趙普的,不管是潘佑還是鄭起,可都是趙普舉薦的。
潘佑不必再多說,鄭起也是他復相後新提拔的改革大將,擔任河南道佈政副使,協助李昉推行改革。李昉嘛,讓他主導全域性,協調一下人事尚可,真讓他大刀闊斧做事情,缺陷還是太明顯,婆婆媽媽的。
於是,從江南時起就有“強項令”之稱,仕漢之後仍舊初心不改,清廉剛直,不畏權貴,是出了名的,甚至傳入劉皇帝的耳中。而在當年金陵獻降之後,太子主持善後事宜中,在對留用江南降臣的甄別之中,鄭起同樣是其中的佼佼者,畢竟以當時江南混亂的政治生態,鄭起這樣一道請流,是很難得的,也容易入漢廷之眼。
在最近幾年大漢緊張的政治氛圍中,鄭起能夠屹立不倒,甚至步步高昇,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當稅改大潮滾滾而來之時,有人被淹沒于波濤之中,也有人直面洶湧,積極弄潮,鄭起顯然也是其中具備代表性的一人。
而在河南道任上,鄭起也掀起了一股改革之風,同樣,避免不了折騰那些官僚。而最為人詬病的一點,便是,在新制頒告之後,鄭起要求各州府縣官僚,充分學習新制規定,理解朝廷改革意圖,要求他們背誦相關條文,按期檢查,過不了關的,輕則降職,重則免官。
先學習,後施策,鄭起也算引領了大漢政策推行的一股新潮流但對於那些官僚而言,就不那麼友好了,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