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是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跟他所見的繅絲作坊,沒有絲毫相似之處,而且,他剛才說,這個小小的東西,竟然可以抵三千工匠。
這會不會誇張了點?
陳讓見他一臉震驚的樣子,也沒有向他解釋什麼。
他剛才說的抵三千工匠,那只是他的保守說法,真正運算起來,當三娘她們的技藝真正熟悉起來,三千,你真是太小看現代科學技術所帶來的衝擊了。
“王兄,你現在應該知道小弟為何要讓你來合州做這個知州了吧?在陳讓看來,社會的變法,不僅僅是法理制度的變法,還有思想觀念、技術革新等方面的變法。
從原始社會的茹毛飲血,發展到現在的錦衣玉食,歷經數千年,有進步就有落後,有人受益,就有人受損,千百年來,莫不如是。
遠的不說,就拿眼前的這個繅絲作坊來說,就如同吞天巨獸一般,會將無數的手工作坊,無情地吞掉,對於那些手工作坊來說,它的出現,無疑是災難性的。
然而,正是因為它的出現,卻可以節省成百成千甚至上百萬的人力,將繅絲的成本降到極低的水平,從而可以抬高蠶繭,讓千千萬萬的蠶農受益。
所以,這個繅絲作坊,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在惠及普羅大眾的同時,也有可能會傷得到自己,是存是毀,就要看為官者站在誰的角度去考慮。
如果是站在手工作坊的角度去考慮,這個東西肯定是要不得的,如果是站在廣大蠶農的角度去考慮,這個東西,卻又是必須的。
當初在西湖,在靜湖居,小弟曾說過,要與王兄聯手,走一條自下而上的變革之路,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才不興,這便是小弟要王兄來合州的原因。”
王安石點點頭道:“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才不興,短短的十六個字,卻說出了這個事物的本質。
特別是第一句,無農不穩,更是一針見血,不知自謙兄對這個農字作何解釋,又或者說,有什麼具體的計劃。”
陳讓道:“興修水利這是大多數官員都會做的事情,而陳讓要做的,卻遠不止這一件事情,改良品種、清除百害、使土地變肥沃,都是我們可以做的,而且是必須要做的。
這三項當中,改良品種的難度較大,耗費的時間也最長,你來合州上任,想來不過三年,這件事估計是做不成的了,但清除百害,使土地變肥活,卻是可以做得到的。
我這兒起草一份改革的方案,王兄如果有興趣,可以先看看,如果有什麼問想或者想法,可以一起探討。”
:()大宋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