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楊、董雙救駕 (第2/2頁)
飛雷影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官獨自跑路啊。”
大臣們一聽,哭得稀里嘩啦,一個個跟得緊緊的。胡才呢,不幸成了炮灰,犧牲了。
眼瞅著追兵越來越近,楊奉急中生智:“陛下,咱得棄車保帥,走水路!”
到了河邊,那小船看著都寒磣,天冷得跟啥似的,皇帝和皇后還得手拉手,半推半就地往下放。
這時候,國舅伏德從亂軍中搜羅來幾匹白布,得意洋洋地說:“看,我這有布,可以當繩子用!”
尚弘小哥兒幾個,就把布纏在陛下和皇后身上,跟包粽子似的,好不容易才給放船上。
李樂手持寶劍,站在船頭,霸氣側漏。伏德揹著皇后也上了船,岸上的大臣們急紅了眼,爭著要上船,結果被李樂一頓“劍下留指”,手指頭滿天飛,哭喊聲比殺豬還響。
好不容易全員渡河,皇帝身邊就剩十幾個保鏢了。楊奉找了輛牛車,拉著陛下直奔大陽。路上餓得前胸貼後背,晚上只能擠在破瓦房裡,還好有個老鄉送來糙米飯,皇帝和皇后倆人你一口我一口,吃得那叫一個艱辛,直呼:“這飯,比朕的御膳房還難以下嚥啊!”
第二天,皇帝陛下心情不錯,大手一揮,給李樂和韓暹分別封了徵北將軍和徵東將軍的頭銜,然後大夥兒繼續上路。
,!
這時候,倆老頭兒,太尉楊彪和太僕韓融,哭著鼻子跑過來,跪在車前頭,那叫一個悽慘。
皇帝和皇后也跟著抹眼淚。韓融老頭兒拍著胸脯說:“陛下放心,我韓融豁出去了,去跟李傕、郭汜那兩個二愣子談判,讓他們停戰。您呢,就好好保重龍體哈。”說完,他就顛兒顛兒地去了。
李樂一看,得嘞,先讓陛下到楊奉的營地歇歇腳。楊彪則建議陛下移駕安邑縣,說是那兒安全。到了安邑,嘿,條件艱苦得跟野營似的,皇帝皇后只能擠在茅草屋裡,連個正經門都沒有,四周就插點荊棘當圍牆。開會討論國家大事,也是在茅草屋底下,將軍們還得在外頭守著,生怕有刺客。
李樂這傢伙,開始飄了,專橫跋扈,大臣們稍微不順他意,他就在皇帝面前動手動腳,罵罵咧咧的。
給皇帝送酒送飯,也都是些劣質品,皇帝陛下還得忍著,硬著頭皮往下嚥。更離譜的是,李樂和韓暹還聯名推薦了兩百多個啥也不是的人,什麼小嘍囉、巫醫、跑腿的,全給封了校尉、御史的官兒,連印章都來不及刻,直接用錐子畫個記號就算數了,簡直是亂來!
另一邊,韓融老頭兒還真有兩把刷子,居然說服了李傕、郭汜這兩個傢伙,放了百官和宮女們回家。不過那年頭,大災荒啊,老百姓都只能吃野菜、啃棗子,餓死的人到處都是。還好有河內太守張楊送來糧食,河東太守王邑也捐了布匹,皇帝的日子才稍微好過點。
董承和楊奉一合計,想著得把皇宮修修,然後把陛下接回東都洛陽去。可李樂這傢伙不同意,他覺得安邑挺好的。
董承就勸他:“洛陽可是咱大漢的天子之都,安邑這小地方哪能跟它比啊?咱們還是回洛陽吧。”
李樂一聽,不樂意了:“你們要走就走,我留這兒享福呢。”
於是,董承他們只好悄悄準備,護送皇帝連夜往箕關跑。李樂這傢伙也不傻,他偷偷跟李傕、郭汜勾結,打算半路截胡。
董承他們得到訊息,立馬布置兵力,保護皇帝直奔箕關。李樂一看情況不妙,也不等李傕、郭汜的援軍了,自己帶著人馬就追了上來。
四更天的時候,李樂追到了箕山腳下,扯著嗓子大喊:“陛下別跑了!李傕、郭汜在這兒等著您呢!”
皇帝一聽,嚇得心肝兒都顫了。山上火光沖天,場面那叫一個混亂。
:()三國演義白話詼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