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商紂王和始皇帝 (第1/3頁)
二百二十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天之後,漢軍終於抵達了洛陽郊外,就駐紮在一個叫做三岔口的地方。
洛陽西依秦嶺、東臨嵩嶽、北靠太行,南面則是洛水流過,除了洛陽城那一片,壓根就沒有什麼平地,漢軍沒有辦法,只能背靠著秦嶺紮營,好歹可以確保自己的後背不會被人偷襲。
不過,劉能看著破破爛爛的洛陽城,實在是有些失望。
只見眼前的洛陽城城防並不完善,牆上是一片又一片的黑色,看起來悽慘無比,大門倒是新打造的,不過卻不像後世的那樣有門釘刷油漆,而是純粹的原木色,顯得極其寒磣,一點沒有千年古都的樣子。
諸葛亮見劉能有些失望,不由得問道:“使君,你這是怎麼了?”
劉能嘆氣道:“不瞞丞相,我看到這洛陽城,委實太失望了。”
“哪裡失望?”諸葛亮立刻問道。
劉能指著牆上一大片一大片的黑色,說道:“別的不說,光是這一片片的黑灰就不符合洛陽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地位。”
“十三朝都定都於此嗎?那還不能證明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地位?”諸葛亮問道。
劉能回答道:“對,自從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還有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個朝代曾定都於此,就連北面的邙山都埋遍了皇帝。”
“我曾經看過一張圖,上面標記了歷朝歷代皇帝和著名人物的墳墓所在,密密麻麻的到處都是,據說這裡埋葬了40多個帝王,陪葬在此的達官貴人多達千餘名,被後世之人奉為帝王谷,和長安差不多了。”
諸葛亮沒有什麼表示,只是淡淡問道:“那還不好,這不是正說明後世歷朝歷代賢臣輩出嗎?都能陪葬在帝王身側了。”
“好什麼啊!”劉能立刻吐槽道:“別的不說,就是長安城就坑了不少人。”
“我們那會兒有種交通工具叫做地鐵,是在地下執行的,這就需要挖掘隧道。”
“其他地方倒還好,不過在古代墓葬多的地方就麻煩了。”
“據說其中一條線在建設的時候挖出了1356座,原計劃5年的施工時間,一直拖到多出了2個月才建成,而且這還是在所有人加班加點過節都不休息的情況下。”
“另外一條線路又無意中挖掘出了9座大漢帝王的陵寢,漢高祖和漢武帝的都在其中。”
“最逗的是,有一所學校在地下還挖出了西漢廷尉張湯的陵寢,這位可是被後世尊為法學祖師爺的人物,據說那所學校的學子在大考之前都會去祭拜一下這位祖師爺呢!”
劉能說得起勁,諸葛亮的眉頭卻漸漸皺了起來,沉聲問道:“你們居然敢挖開高祖和武帝的陵寢,難道就沒有人護陵嗎?”
劉能沒想到他居然會提出這個問題,不過旋即便反應了過來,立刻笑著說道:“丞相,這個你放心,他們絕對是沒有不敬之意的。”
“我們那會兒挖掘陵寢,主要是為了尋找歷史證據,確定歷史上發生的事情是真實的。”
“畢竟你也知道,後世經歷了幾千年的時間,許多事情都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了,我們想要了解的話,必須要找到一些實質上的證據,否則沒人會信的。”
“就像三皇中的堯舜,我們後世便找到了舜之子商均建立的虞朝,這可是早於啟建立的夏朝的朝代啊!”
諸葛亮頓時疑惑道:“虞朝?我怎麼沒聽說過?我只知道春秋時候的吳國曾經被稱之為北虞,你口中的這個虞朝我還真未聽說過。”
劉能說道:“這個也是正常的,畢竟丞相每日需要關心的事情太多了,一時不察也屬正常。”
“其實這個虞朝在史書上一直是存在的,《論語·泰伯》中就有記載,唐虞之際,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