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莫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師爺似乎早有準備,當即笑眯眯地應下,對一旁的捕頭和刀頭說道:“趙捕頭,錢刀頭,勞煩二位陪老夫走一趟吧,積壓的卷宗不少,還得請一位出出力。”
雖然此時堂上還有許多衙役,但趙捕頭和錢刀頭卻沒有推辭,跟著師爺暫時離開了大堂。
吳蔚也並未將此舉放在心上,轉而掃視過堂下一眾捕快,說道:“還請諸位自我介紹一番,讓我也讓我認認人。就從你開始吧……”吳蔚抬手指向了站在最前面,手持殺威棒的衙役說道。
對方聞言向前走了一步,高聲道:“回大人,小人名叫趙銀,清廬縣老榆木村人氏,年十八!”
“你也姓趙?可與趙捕頭有宗親?”
“回大人,趙捕頭是小人同胞的兄長。”
“哦,下一位……”
吳蔚一邊聽著,一邊提筆在紙上寫著些什麼,因為今日是縣令第一次上堂,衙役來的特別齊,四班衙役全來了。
衙門一般有四班衙役,一班六人,四班之中有一班是牢役,顧名思義其工作地點是縣衙大牢,一般情況下這六人的牢役每兩人一組,在牢房值當,三組輪班。
剩下的三班衙役的人員配置則不會分的這麼細,一般來說就是在衙門,坊市和執行抓捕任務這三個工作之間輪換著來。
說來也是巧了,吳蔚在牢役中看到了兩個熟悉的面孔,正是當初張寬出任清廬縣令時的牢役,吳蔚曾經被張寬下過大獄,這兩名牢役收了柳翠微不少好處,倒是沒怎麼為難吳蔚。
對方一人顯然也認出了吳蔚,或許他們連做夢都不曾想到:曾經的階下囚,有朝一日竟能搖身一變,端坐在明鏡高懸的匾額之下,成了縣太爺。
說不緊張那是假的,一人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笑容都比其他衙役諂媚許多。
……
除了這兩個熟悉面孔外,吳蔚再也沒見到什麼熟人了,她出任過一陣子清廬縣衙的仵作,認識幾個衙役,那些人都不在這四班衙役之中了。
吳蔚心頭一動,想來是和縣衙後院聞到的那股血腥味有關,而牢役之所以能逃過一劫,大抵是他們工作的地點離縣衙較遠的緣故。
一十四名衙役做完自我介紹後,李師爺帶著捕頭和刀頭回來了,他們每人的手上都抱著厚厚一摞卷宗。
三人將卷宗放到知縣大案上,向後退去,李師爺喘著粗氣說道:“大人,近期的卷宗都在這兒了,請大人過目。”
吳蔚抬手拍了拍快摞成小山高的卷宗,問道:“怎麼這麼多?縣衙的公務如此繁忙?”
師爺回道:“大人,這是自弘宣三年以來陸續積壓的卷宗,大人一看便知。”
李師爺的話點到即止,吳蔚卻說聽懂了,弘宣三年泰州地區暴雨連綿,引發了洪水,前兩任知縣張寬就葬身在洪水中,清廬縣衙也多處受損,之後朝廷遲遲沒有派知縣到清廬縣來赴任,許是考慮到清廬縣毗鄰藩王封地的特殊性,在謹慎的挑選合適的人吧。一
直到半年多以前,朝廷才正式任命了新的清廬知縣,結果這位仁兄還沒上任多久,就不幸歸西了。
“我知道了,今日就先到這裡,師爺和趙捕頭留下,其餘人都去做各自的事情吧。”
“是!”
眾人散去後,吳蔚讓李師爺和趙捕頭自己搬了凳子,還讓他們自己給自己弄點茶水,隨後就一頭扎進了如小山般的卷宗裡,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吳蔚翻看了幾卷,突然反應過來:自己的工作方法有問題,便放下卷宗,抬頭問道:“最近有沒有什麼急案,大事兒,需要立刻解決的?”
清廬縣就是一個巨大的爛攤子,看似洪災和時疫已經過去了,實則千瘡百孔,無論是人力,物力,治安都一團糟,縣內的財政和人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