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幹石,還有哈雷姆,以及翻譯助手,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關於基因領域,外行人感覺太過複雜了,比如染色體、dna、基因這三者的關係,很多人都摸不懂。一會提到基因,一會又提到dna,接著還會提到染色體,有時還插上一兩個突兀字眼“什麼遺傳資訊”“什麼因子”“什麼密碼子”什麼子子子的,甚至還會扯上難以分清的“細胞複製”與“dna複製”,還會一會“什麼序列”一會又“什麼組”,讓外行人看起來感覺像在繞路似的,繞來繞去,摸不到門路。
就算有人想提問,都生怕會搞混了誰是誰,比如想問具體的基因問題,結果用dna來提問;想問遺傳問題,結果被誤解為中心法則問題,等等。
“前輩,我要向你請教個問題。”
藤原不娶問拉希德道:
“dna複製是百分百忠實地複製自己,但為什麼也會出錯?這在統計學上講,真是一種機率事件?它的背後真是一種隨機現象嗎?”
“我也有此疑問。”
聽到藤原不娶的發問,天文學家扎克深有同感地點點頭:
“我一直聽說物種的進化,就是得益於dna複製的出錯。要是這樣的話,所有生物的進化,其實都是一種意外?這豈不跟上帝擲骰子一樣嗎?”
“對,這跟玩飛行棋似的,擲對了,就前進,就進化?擲錯了,就後退,就發生疾病?或者變異?”
資訊學專家幹石同樣質疑地問道。
“總的來說,物種進化的確是一種意外。在這種意外下,挺過來了,就活下來了,挺不過來了,就死掉了。物競天擇,優勝劣汰,意外就變成了一種看上去只向前前進的結果。關於這種看法,其實也是倖存者效應吧!”
拉希德一臉自信地總結道:
“正因為這種意外是一種機率事件,所以物種進化需要累積相當長的時間,跨度相當長。”
“不,我不認為是這樣。”
藤原不娶站起來道:
“物種進化,不是一種意外的結果,我認為是細胞操縱的結果,是細胞主導了物種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