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第1/2頁)
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二萬又如何?」樞相呂頤浩冷冷相對。「多了兩萬而已。」
「十二萬又如何?」陳規差點被氣笑。「呂樞相!呂相公!金人多了兩萬,而我們失了張所,卻是少了兩萬,一增一減,豈不是從原來的二十萬對十萬,變成了十八萬對十二萬?之前是二對一,現在是三對二,這已經足夠危險了。」
「完顏粘罕與完顏訛裡朵是不會渡河的,按照金人作戰習性,他們應該會停在大名府、濮陽一帶監軍,完顏訛裡朵說不得還會儘早撤回。」胡閎休捱了幾頓官場毒打後多少是老實了許多,此刻正小心相對。「而為了保後路,大名府、濮陽一帶應該會留下兩三萬之眾以作後備與接應。」
「這是樞密院參軍該說的話嗎?」快六十歲的陳規當即噴了回去,讓胡閎休根本不敢介面。「金人要在大名府留重兵以控制黃河,難道滑州這邊宗留守就不放部隊防備了嗎?」
「陳尚書。」劉子羽拱手相對。「胡參軍的意思是,事已至此,從大局而言,我們不說無兵可調,卻也受制於大局,所作所為其實有限。」
「難道要坐視東京再落敵手,那可是國家正經都城!」陳規憤然相對。「靖康時便不該丟的!我又不是沒去過,那麼大的城,那麼多的兵,府庫堆滿了物資,本該守住的!」
「現在說靖康往事又何用?」呂頤浩聞言攏手而嘆,再度與劉子羽這個名義上的下屬站到了一起。「陳尚書,我等都知道你當日勤王不成心生遺憾,又因為後來漸漸為天下人公認善守城、能知軍所以心中憾意一直不減,此時更是恨不能以身代宗留守來守東京城……但我們這些人,多是親身經歷靖康之變,卻覺得眼下情形已經好過靖康年間十倍百倍了,最起碼不用替上頭受過,然後稀里糊塗就被下屬綁了送入金營。」
陳規微微一怔,舍中他人也都紛紛沉默。
而呂頤浩卻繼續攏手而嘆:「靖康中的事情,那叫國家將亡,妖孽頻出。種種事端,放在當時來看,似乎都能說得出道理,而此刻遠遠去看,卻又覺得荒謬絕倫……如父子相爭、兄弟鬩牆,你能想過宇文相公那種妥帖人當日也參與其中嗎?而一旦陷入這種事情,什麼荒唐可笑之事不能做出來?但他今日又如何?」
舍中早已經鴉雀無聲,自汪伯彥以下皆若有所思,若有所憶。
「還有新黨、舊黨之爭……」
呂頤浩繼續立在那張半月前才起的大案前緩緩嘆道。「都說南陽城裡的呂相公是個三條相公,襄陽城裡的許相公是個堆條相公。可正如之前張德遠在這白河畔所言,當日靖康中圍城間隙,卻居然正是這二人催促淵聖更改太學教學內容、赦免元祐黨人、將王舒王從至聖先師的陪祀中撤出,以至於東京城內百姓編出段子來嘲諷……我年紀長,記不大清了,那話怎麼說的,誰還記得?」
「回稟樞相。」
剛剛回來不久的樞密院新秀万俟卨上前拱手笑道。「彼時下官正在太學中,恰好記得。所謂……不管太原,卻管太學。不管防秋,卻管《春秋》。不管炮石,卻管安石。不管肅王,卻管舒王。不管燕山,卻管聶山。不管東京,卻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卻管舉人免解。不管河東,卻管陳東。不管二太子,卻管立太子。」
「是啊,就是這些……真真可笑!」
呂頤浩繼續攏手,復又一聲嘆氣。「還有那個妖人郭京的事情,以及之前被宰了的那個宗印和尚的事情,你要說道理,當然有道理……田單被困在即墨,每每決定是否要出兵一定要去占卜問兇吉,然後幾處出戰全都獲勝;便是之前宗留守在河北的時候,每次出兵也要占卜,只不過全都敗了……這不都是一個意思嗎?所謂非常時期,威信不足,便要拿鬼神糊弄下面人,讓百姓安心、士卒鼓氣而已。但古往今來,自己搞這些事情把自己都繞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