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頁 (第1/2頁)
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平忠盛還在茫然,平清盛與源為義便匆匆叩首謝恩了。
趙官家特別說明瞭兩個特例後,呂本中立即站出來,開始給合不勒那幾個人做文字的解釋。
原來,這個敕約中,不僅明確了國家位格,還定下了爵位、官職品級的通行……譬如王爵中親王與國王相等,郡王與國王世子相等,郡王之下還有周代公侯伯子男之分。
諸締約之國內部、相互之間,與大宋之間,如何連通身份,待遇一致云云。
而說到爵位相通時,呂本中復又掏出來一個補充文字,這時候眾人終於又自以為意識到了一些更關鍵的東西——敢情趙官家這裡,除了給諸國國王做出指定外,還直接指定了一些公爵、伯爵。
金富軾的公爵是一個,女真六大部首領皆有公爵傳襲,契丹自治路那裡,契丹幾大部與奚人五族蕭氏,皆得伯爵傳襲。
比較複雜的是蒙古。
比如說,東蒙古合不勒汗自然是王爵,其弟、掌握了泰赤烏部的俺巴孩,以及蔑兒乞部首領獲得了公爵傳襲,而更小的幾部,則是伯爵傳襲。
至於渤海人,則得到了一個選擇……他們如果願意向北在長白山北部到興凱湖之間建立一個自治路的話,幾個大的氏族可以得到伯爵傳襲,並且可以選一個公爵,但若是留在遼東腹地,便只有伯爵以指部族了。
坦誠說,趙玖一度猶豫過要不要立即搞這個敏感的定爵補充文字,但有意思的是,他還是低估了眼下北疆地區鬆散的統治模式,並高估了這些人對政治制度的理解程度。
不是沒有爭議,比如幾個蒙古部族都在努力嘗試證明自己可以做個『公爵』,而不是伯爵。就連合不勒自己都有些不安起來,因為蒙古一直有兀魯思這個概念,倚靠著傳統部落聯盟的那種原始民主思維,他就認為給仇敵蔑兒乞部公爵是沒有問題的,但札答闌部如今雖然不夠強盛,卻也源遠流長,應該也給公爵。
對這些,趙玖當然是從善如流。
而鬧哄哄的爵位補充文字議題過去,隨著呂本中的講解,進入到明確國家首都、按照品級建立國家使館之後,又是合不勒略顯尷尬的提出來,他們東蒙古不像西蒙古有一座遼國修築的大城池,大家還是遊牧,逐水草而居。
對此,趙玖依然隨和,表示要派戰俘替東蒙古在腹心位置援建一座差不多的城池。
簡直大方到了極點。
總而言之,第一個敕約,上下大約十條,基本上就是要明確一個超出了大宋範疇,同時囊括了西遼所領西域在內,包括大宋、高麗、越南、大理、蒙古、女真在內的中國之概念,定下一個通行的基本政治框架……而因為中國自古就有一個天朝上國的朝貢體系存在,所以這個框架並沒有引起多少反對和不解。
很多人一直到現在都只是以為趙官家要藉此大勝,重立自古以來的朝貢體系呢。
不過有意思的是,僅僅就第一個敕約來看,卻並沒有直接提及朝貢這個體系最基本的東西,反而著力強調大家都屬於中國,大宋皇帝同時還是中國天子這些東西。
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那個定爵位的補充文字,似乎有趁勢削弱部分國家,加以制衡的意思,但偏偏高麗、女真都不敢反抗,契丹自治路那裡耶律餘睹更是無話可說,在蒙古人看來,這玩意反而有加強集權的意思。
至於說定漢話為通用語言、定漢字為通用官方文字,統一曆法,度量衡,推崇儒釋道,以原學進士這些空泛之論,在大部分人看來,就更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了。
這年頭,難道還能讓大家學英語不成?便是原學,也不過是趙官家對儒學的自用罷了。
當然了,還是有聰明人的,金富軾就對這個中國天子有權力管轄諸國這個政治概念有些敏感……作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