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如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像流水,一晃眼就流到了2014年的5月。
範梨花在這個時間之前,在網上查詢資料,收集了幾本古代關於插花的書,也是她正要用到的一點精華,關於插花的要素,她琢磨,領會,貫徹,執行,最後成品的自學過程。
從高濂的《瓶花三說》:“令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態,得畫家寫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張謙德的《瓶花譜》:“取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態,全得畫家折枝花景象,方有天趣。”說的都是插花布局的規律,而袁宏道的《瓶史》:“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過二種三種,高低疏密,畫苑佈置方妙。”說的是傳統插花不宜用太多花材,多許許不如少許許的精減。
範梨花一直覺得,插花其實不用太多的花反而有意趣,果然,古人很懂意境的,像國畫一樣,有耐人尋味的留白、線條、意境和意趣。
她已將傳統插花的六大花器,四個造型都琢磨了個遍,也插了三十多個作品,拍了照片留存,然後翻遍網際網路,想找一位老師系統地學習一下。被真被她找到了無錫一家叫“拈花閣傳統文化學堂”,老師叫劉若瓦,是個美髯翁,專門教傳統插花的。
江南一直是範梨花心馳神往的地方,正好藉此機會去遊覽太湖美景。
範梨花找到劉若瓦老師的電話,和他聊了一下自己的願望,得知他的學堂在月底開班培訓,趕緊報了名,不日便踏上了去吳越之地遊學的路途。
劉若瓦老師的拈花閣傳統文化學堂在無錫市區,找到它不難,找到無錫最大的鮮花市場就找到了他的學堂,正是在鮮花市場的樓上。
劉若瓦有著演員陸樹銘扮演關羽的那種美髯,髯須花白,慈眉善目,說話的語速不急不緩,一身中式對襟服飾,頗有江南文人氣息。
學堂裡的佈置,一個可以容納二十人同時操作插花的大長形桌,兩側是櫃子架子,擺了各種花器和附件,佈置了一個小舞臺,背牆是頗具江南風情的學堂噴繪圖,兩側頂端掛有音響,有一個升降投影螢幕,舞臺上左側還擺了一架古琴,看這場景佈置,會做一些學員之間的雅集活動。
這期培訓班學生有十二個,來自全國各地,有的是愛好傳統文化,有的是花店想轉型做傳統插花培訓。
範梨花的鄰座是個和她一般年紀的女性,便問她來自哪裡,做什麼工作的。出來了嘛,學習,交朋友是必須的。
“我是益陽的,開了家花店,年紀大了,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了,就想著來學學傳統插花,改變一下。你呢?”
“我南省琉城的,和你一樣,開了十幾年的花店,想學點傳統的東西。”
女同學笑起來露出兩顆小虎牙,有點兒可愛,“那我們好好學習。”
範梨花笑著接下一句,“天天向上。”
五天的課程,劉若瓦老師講課很細緻,第一天ppt上的理論講了之後,都是插花實踐課,講要領講注意事項,特別是講到如何來欣賞觀察枝條和花朵的生長姿態,插制的技巧更是講得又慢又仔細。
範梨花有之前自學的基礎,現在得了真傳,插作品時,穩中求勝。
結業作品是插瓶花,在範梨花看來是最難的,難在做固定花枝的“撒”,這是清代大家李漁發明的,記錄在《閒情偶記》書中。
這節瓶花課上了一天,範梨花選了一個冬瓜型青花瓷瓶插制了一款直立型,花費了她“畢生”所學的知識和技巧。
結業評比作品時,範梨花得了個三等獎,劉若瓦獎勵了一個精巧的仿古小提籃。
下了課,範梨花過來道別,“謝謝劉老師傾囊相授,學生受益匪淺,回去後一定謹記您教導的,日後再來您這兒回爐學習。”
劉若瓦捋著花白的髯須柔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