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正泰是人才啊 (第2/3頁)
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正泰正色道:“懇請恩師賜教。”
李世民很欣慰,陳正泰這個小子,很對朕的脾氣啊,他新近做了一首詩,很是得意,正好給陳正泰看看。
說罷,朝一旁的張千瞥了一眼。
張千會意,忙是取了一幅紙來,在陳正泰面前攤開。
李承乾見狀,也湊過來看,眼睛落在這紙上,立即裝模作樣道:“好詩,好詩啊……”
陳正泰心裡鄙視他,搶我臺詞。
這紙上的詩,顯然是李世民的即興之作,所以書寫時很潦草。
陳正泰只看到了這詩的第一句:寒隨窮律變……
頓時,陳正泰心裡有了印象,他樂了,這不是李世民流傳下來的最著名的一首“首春”。
但凡知識水平稍稍高過一些義務教育的人都大抵對這詩有一些印象,因為這是李世民詩歌的巔峰之作。
所以只模糊地看了第一句,後頭的字雖潦草,陳正泰憑著些許的記憶,再憑藉著幾個認出來的字,便故作心花怒放的頷首點頭:“寒隨窮律變,春逐鳥聲開,初風飄帶柳,晚雪間花眉……好詩,好詩啊,恩師日理萬機,居然還能有所感慨,誦讀此詩,猶如春意浮現,真是如沐春風,如微微細雨浸入心田。”
李世民聽了,突然覺得這話真是再好聽不過了,開口欲笑。
一旁的李承乾卻是酸溜溜道:“不對,什麼春逐鳥聲開,還什麼初風飄帶柳,你念錯了,上頭分明寫的是:春逐鳥聲放,還有春風飄帶柳,你還說什麼見了如沐春風,你連字都認錯了。”
陳正泰愣住了,仔細去看紙上的詩,果然,不是聲開,而是聲放,也不是春風,而是初風。不對呀,見鬼了,分明這一首‘首春’是聲開和初風的呀,難道自己記錯了?
可眼前卻又分明寫著‘聲放’和‘春風’……
李世民聽罷,臉沉了下來,一雙虎目直直得看著陳正泰。
所有人都閉口不語,一時氣氛凝重了起來。
陳正泰心說這下糟了,哥們居然也有馬前失蹄的一天,於是忙道:“恩師恕罪,學生萬死。”
李承乾這時候才樂了,美滋滋的看著陳正泰……他當然和陳正泰無冤無仇,說起來,陳正泰還送了自己吃食呢,只不過……見父皇這般器重他,身為太子的李承乾心裡難免有一些小小的不悅,反正是挑一挑陳正泰的錯處,這也不是什麼大罪,也好教父皇知道,這陳正泰也沒什麼了不起。
李世民拉著臉,一副冷然的樣子。
“你這小子居然沒認真看,瞎……”
可隨即,他頓住了,不對……他虎軀一震。
聲開……初風。
他這首詩,乃是即興之作,雖然很滿意,可實際上李世民卻是知道,詩中有好幾個字,是值得推敲的,譬如鳥聲放,就不夠押韻,又譬如下闋的春風,與上闕的春逐又有重合,這本就是詩詞的大忌,可李世民想破腦袋,也想不到用什麼詞來取代。
可他竟是發現,陳正泰無意說的這一句聲開,竟是點睛之筆,不但合了韻腳,且這一個‘開’字,真將那春意盎然的氣氛給烘托了出來。至於後頭的初風,也是恰到好處。
朕本是想將這詩稿,到時請幾個有才學的臣子來推敲一番,再將此詩定稿,原以為單憑這個草稿,就足以讓陳正泰見識朕的厲害了。
可哪裡想到,這陳正泰只瞥了一眼朕的詩,便一下子切中了此詩中的關鍵所在,且還立即補漏拾遺,只是這兩個字的刪改,原本這中上之詩,頓時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李世民呼吸粗重。
他對詩詞很看重。
畢竟……劉邦作‘大風歌’,曹操能吟‘觀滄海’,便是那隋煬帝,詩詞的水平也是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