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FiyHq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通常出現在公曆9月7日至9日之間。這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
白露的名稱來源於自然界的現象。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這是因為到了白露節氣,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但傍晚後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大,夜間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現出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因此得名“白露”。
白露作為節氣,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禮記》中就有“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的記載,表明白露節氣在古代就已經被人們所認識和重視。古代的農民根據白露節氣的特點,總結出了“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提醒人們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
白露節氣有許多傳統習俗,如“收清露”,民間認為秋露有愈百病、止消渴的功效,因此在白露時節有收集露水的習俗。此外,還有飲白露茶、啜米酒、吃龍眼等習俗,這些習俗都與白露時節的氣候特點和自然現象有關。
白露節氣不僅是一個反映自然界變化的節令,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理解,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健康的追求。
白露時節,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增大,因此在選擇衣物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早晚溫差大白露節氣後,早晚溫差較大,白天溫度可能在20-30c之間,建議穿棉麻面料的衣物,如襯衫、混紡衣物、薄t恤等清涼透氣的衣服。而傍晚到夜間溫度可能會降到15c左右,建議增加外套,如休閒裝、夾克衫、風衣、薄毛衣等。
避免裸露肌膚俗話說“白露節氣勿露身”,白露時節氣溫降低,不宜裸露肌膚。如果此時仍像夏天一樣穿著,冷空氣會刺激面板,人體也會因著涼導致免疫力下降。因此,建議及時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防止受寒。
注意關鍵部位保暖白露過後,寒氣逐漸加重,陽氣逐漸減弱,此時要捂好以下4個關鍵部位:1.捂肚臍:肚臍在中醫上稱為神闕穴,如果神闕穴受寒,容易引發腹痛、腹瀉、痛經等疾患。因此,天氣轉涼後要注意腹部保暖,慎露肚臍,晚上睡覺時蓋好被子。
捂後背後背是風寒邪氣容易侵襲的部位,如果後背受涼,容易使陽氣耗損,導致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養陽首先要暖背,平時容易怕冷的人群,可適當曬曬背部。夜間睡覺時,可以撤掉夏季用的涼蓆,防止寒氣入體。
捂頭部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人體經脈多匯聚於頭部。頭部吹風受涼後,容易出現頭痛症狀。白露時節,有的地區晝夜溫差大,早晚出門要護好頭部,避免冷風直吹。
捂雙腳俗話說“寒從腳起”。腳部一旦受寒,容易降低身體的抗病能力。白露過後,寒氣漸增,晚上睡前可用熱水泡腳,促進全身血液迴圈。泡腳時熱水最好沒過腳踝,泡5~20分鐘,直至身體微微出汗。
材質選擇建議選擇透氣性好的面料,如棉質、麻質等,以便讓身體更舒適。同時,衣物可以單薄些,薄而不露,適當“秋凍”。但“秋凍”要因人而異,對於正在生長發育的嬰幼兒、身體調節功能較差的年老體弱者,以及體質較弱者是不宜“秋凍”的,此外,有支氣管炎、哮喘病、冠心病等人群也不宜“秋凍”,一旦著涼感冒就很容易舊病復發。
晾曬衣物進入秋季後,壓在衣櫃裡的秋裝不要拿出來就穿,最好先把衣服晾曬一下。另外,從乾洗店裡拿回的秋裝不要立即穿,要放在通風處晾一晾,待殘留的乾洗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