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些雄蝨偏偏和雌蝨一樣大小。再以他們的尾足——海綿蝨、蝦、龍蝦等甲殼綱動物位於腹股後面的足——為例。儘管你擁有巨大的尾足,使你看起來有著一對彎曲的觸角粘在你的後端,但有些雄蝨卻跟雌蝨一樣,有著小而秀氣的尾足。透過偽裝,這些長得像雌蝨的雄蝨會溜進她們的閨房。雌蝨的數目越多,雄蝨混進去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如果你的雌蝨數量很大,恐怕的確有些雄蝨裝成雌蝨混跡其間。如果你看仔細了,我肯定你會發現這些“雌蝨”。如果有些“雌蝨”擁有“小弟弟”,那肯定就是雄蝨。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嗯,正如你知道的,謹慎行事好過魯莽冒失。在你這個物種中,雌性通常是群居的,因此一個個頭大一點的雄性不用費什麼力氣就能保護整個群體;而在有些物種中,雄性擁有一片自己的勢力範圍,而雌性扮演訪客的角色,在這個物種中,個頭較小的雄性根本不能指望直接競爭,因為大個的雄性會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在這種情況下,個頭較小的競爭者通常會採取更為狡猾的伎倆——偷偷摸摸混進去。
這裡有很多例證。“趁亂行事”的方法比較常見,尤其是在魚類當中,有報告稱,有120多種魚會採用這種方法。以大鰭鱗鰓太陽魚(大鰭鱗鰓太陽魚,英文名字為bluegill sunfish,拉丁文學名為Lepomis macrochirus。)為例,這是一種生活在北美的淡水魚類。大個的雄魚保衛著雌魚會來產卵的地方。然後,雄魚負責照顧魚卵和魚苗。小個的雄魚不僅看起來像雌魚,而且舉止也像雌魚,並且和雌魚一樣跟大個雄魚*。當一條真正的雌魚出現後,假雌魚也加入了求偶行列,和大個雄魚一起排出自己的精子。同一時刻,甚至更小的雄魚也會從暗處衝出來。大個雄魚的麻煩就來了,正如同凱撒看見刺客從暗處跳出來就知道大事不好了一樣。
究竟是什麼促使雄性要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呢?原因有很多。在有些物種中,雄性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行為。以斑點豆娘(斑點豆娘,英文名字為black�winged damselfly,拉丁文學名為Calopteryx maculate,也叫蜻蛉。)為例,雄性保衛著自己位於溪岸的地盤,年老的雄性卻無法勝任這項工作,而年輕、充滿活力的雄性會把他們趕走。但年老的雄性並沒有感到絕望,而是潛入另一個雄性的地盤,在主人忙著打架或者私通的時候,試試自己是否有運氣碰上相好的。同樣,衰老的馬蹄蟹(馬蹄蟹,英文名字為horseshoe crab,拉丁文學名為Limulus polyphemus,也叫鱟,是一種肢口綱的海生節肢動物,尤指產於北美東部的鱟目亞類或劍尾亞綱,體形大而呈圓形,尾巴尖而堅硬。)從來不會像年輕人一樣,試著在海里面找女朋友,而是趁著正在海灘上產卵的馬蹄蟹夫婦排出精子和卵子之時,把自己的精液和它們混在一起。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敗者如何為王(2)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雄性的早期發展階段已經決定了他要成為一個鬼鬼祟祟的傢伙。比如,一隻雄性在成長的關鍵時刻,因為環境惡劣,發展出大型武器或者累贅裝飾物的基因密碼可能中斷。畢竟,武器很昂貴。如果你從來沒有打算贏取戰鬥,實在看不出你有什麼理由要擁有武器。
有一種漠地蜂(漠地蜂,拉丁文學名為Perdita portalis。)就是如此。有的雄蜂體形巨大、無翼、擁有適合打鬥的巨型下顎;有的雄蜂身材輕巧、有翼,但是沒有堅固的下顎。小雄蜂究竟是發展成何種外形,取決於他們的母親給他們多少食物。從母親那裡獲取充足食物的小雄蜂就發育成了大個子;如果營養不良,則只能是個“小傢伙”。
最後,偷偷摸摸的行為也有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