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鄉土大明!(3) (第1/2頁)
住在南極的小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家都簽完字了嗎?”
“都簽過了,咱們新富村總共879戶,今天每家每戶都出了一個人,應到879人,實到879人!”
新富村農業合作社生產隊長劉光從負責簽名的隊員口中得知了今天各家各戶都派了人來,對於這個結果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看來他們新富村的村民生產積極性很高,不過說實話收割莊稼用不了800多人。
新富村的耕地一共有4.5萬畝,這4.5萬畝耕地大部分都是後來新開荒的土地。
他們富錦縣地處三江平原,廣袤的黑土地格外的肥沃,即使不使用化肥水稻的畝產也能達到800斤,有的時候年景好,部分稻田裡的水稻年產能達到1000斤。
雖說這畝產1000斤和南方一年兩熟的稻米畝產比不了,但這可是在大明帝國的遼東,遼東氣候寒冷,降水和光照也不如南方,這稻米能有1000斤的產量已經是個奇蹟。
在大明帝國提出把遼東建設為帝國的北部糧倉以後,又往關外遷移了不少關內百姓,之前還是沼澤地的北大荒就被開墾改造成為了耕地種植水稻。
新富村也是趁著把遼東建設為糧倉的東風大力開墾耕地,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有45畝的良田。
每年種植的大豆、玉米、小麥、稻米足夠養活一家老小,這些多餘吃不完的糧食還可以直接賣到村子旁邊的糧食加工廠換錢。
“大家肅靜一下!我先說說我們秋收的方案!”
“咱們待會分成小組分工合作,按照門牌的編號每10戶編為一個小組,到時候每個小組就跟隨著你們分配到的收割機一起到你們的地裡指揮作業。”
“今年我們新富村採取的分糧政策依舊是集體收割集體分配,我們生產隊收上來的糧食將會根據每家每戶的土地畝數等比例分配。”
“誰家有困難了就給生產隊說說,咱們可以給你多分配一些糧食度過難關!”
“這些機器的油料費也會從糧食收成上扣取,大家一起平攤,誰也不多掏錢誰也不少掏錢!”
“這是我們今年秋收的方案,等會貼到牆上大家可以仔細的看看!”
“我保證咱們的糧食分配都是公開公正的!”
“咱們20分鐘後開始幹活!”
劉光站在講臺上利用喇叭向村民們喊話,臺下的村民們聽的格外仔細。
他們對劉光提出來的方案並無異議,誰家的土地多誰多分配一些糧食很正常,等到糧食收割完畢統一稱重後,按照每家的土地佔比全村的份額直接分配。
收割過程中造成的糧食損耗也是難免的,用這種統一收割的統一分配的方案也能減少許多矛盾。
20分鐘後。
在看到沒有人提出異議後,劉光大手一揮招呼著生產隊下面的各小組開始到後院的倉庫取工具幹活。
偌大的合作社倉庫內擺滿了各種農用器具,什麼鐮刀、耙子、鐵鏟、籮筐等農用器具一應俱全。
在這些農用器具的旁邊是一排又一排的農用手扶拖拉機、輕型輪式拖拉機、重型履帶式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播種機、施肥機、小型挖掘機、鏟土機等機械。
最讓人嘖嘖稱奇的是新富村農業合作社還有1架小型農用螺旋槳固定翼飛機用來播撒農藥和化肥。
“開幹吧,鄉親們!”
“幹!”
手裡拿著鐮刀、鐵鏟、耙子、小旗子的村民跟隨著拖拉機往已經成熟的稻田裡走去。
趙福順坐上了一輛重型履帶式拖拉機,這臺拖拉機就是他們工廠生產的東方一號重型拖拉機,可以牽引一個8米長的車斗下地裡配合聯合收割機對地裡的稻米進行收割、採集作業。
“趙福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