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十餘對輓聯,手凍僵了。仲青、小楊、鄭陽,還有一兩位新來的陌生讀者圍在邊旁。
八點趕回烏鎮,向宏與他的團隊等我商議葬禮的種種詳細。上午客廳空蕩蕩,現在一大群人在燈下坐著站著,逐條落實喪儀的程式:幾時放人進來,幾時分批上前致禮,如何分批,如何關照來賓不要拍攝,由誰在遺體周圍看守,致悼詞的人數與順序,是否請桐鄉電視臺專人主持,何處適合撥予媒體攝像的方位,儀式後,如何安排車輛運送眾人由桐鄉回到烏鎮(難的是不確知會來多少告別的人),午飯後(本鄉喪儀聚餐叫作「豆腐飯」)如何集中由東柵去到西柵景區昭明書院舉行追思會……
紅白喜事果然是熱鬧的。我被時時要求給出意見。瞧著眾人的臉,我說著,專心而茫然。春陽,滿面淚痕,忽然出現在客廳門口,絕望地看著一屋子人——為便出入,往常垂落的棉布門簾經已掀開——她從北京趕來了。我明白此刻她感到什麼。過去六年春陽是這裡的熟客,十一月初她護送先生去桐鄉就醫,回烏鎮後,便是在客廳門口與木心告別,現在,她驟然發現屋子裡站滿了陌生的人。
二〇〇六年夏,晚晴小築朝南三進落成,等著秋天將要回來定居的主人。轉眼七年過去,現在,這三進空屋正在佈置「木心故居紀念館」。
木心沒有家眷。他一走,除了接應來客的小代小楊,我們全是晚晴小築未經通報的闖入者。向宏卻是我多年的熟友,只有他知道,並知道我也知道,十六年前的這裡不是燈光輝煌的客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