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4/5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國人。
程璟很快就煮好了一鍋麵條,分在三個碗裡。他做飯的本領相當出眾,孟緹把飯碗吃了個底朝天,再美滋滋的喝了一杯茶水才飽了。
寺廟裡發掘出的文物就在隔壁的房間,一樣一樣裝在木格子裡,整整齊齊,程璟寒假時的工作就是把這些文物分門別類,拍照,標上編號。
孟緹看不出什麼所以然,只是欣賞這些精美的文物,有幾件特別精美,三十公分高的小鐘,深褐色鐘身上流淌著烏金般的色澤,上面鐫刻著看複雜奇特的文字,字跡清晰可辨。
趙初年頷首,說:“是梵文。”
程璟讚不絕口:“真是很漂亮。”
“漂亮其次,”趙初年說,“一千多年後還光潔如新,技術和工藝讓人歎為觀止。”
“秦劍也是,”孟緹說,“工藝很好。”
趙初年顯然比她瞭解文物,跟著程璟聊起古文物,動輒引經據典的。
有時候她分一點心神去聽兩人聊天,覺得程璟的水平還遠不如趙初年,連一些簡單的古文都讀不太懂,但一腔熱情簡直就是十足的赤金。
他們站在窗前聊天,趙家的基因確實很不錯,看著實在賞心悅目。趙初年微微笑著,側臉精緻得像藝術館裡的雕塑。
程璟隨後側過頭,對她招手,“我們去看寺廟吧。”
寺廟古老而幽深,充盈著外人無法窺探的神秘和未知。千年前那些念禱和鐘聲,在戰亂後不再響起,被遺棄在時間的縫隙裡。而建築的木頭經千年而不朽,如同冬眠的動物輕巧綿長地呼吸,默默地站在那裡。所有的古蹟都會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氛圍,大殿頂那麼高那麼深,震得人好長時間不能言語。人間千年急促而過,唯有此地被時間遺忘。
三人繞寺一週,除了殿後禪房的一棟危樓,其他地方也都看過了。
然而本來愜意的遊賞不知不覺地就有了變化,到底是什麼時候覺得不對勁呢。大概是看到泉邊的那塊巨石時。墨綠色的巨石大約屬於花崗岩,像是勺子攪亂頂部的蛋糕,深陷泥中,紋絲不動,約有兩三米高,背靠兩棵參天柏樹,清澈的泉水從其下潺潺流過;青苔貼著水中巨石生長,像少女的頭髮一樣柔軟和纖長,在水中輕輕掃著。
她落後一步,把耳朵貼上長滿青苔的牆壁,泉聲從青磚之中傳來,好像動物的呼吸。青磚上有著的紋路細膩,可以看出異獸的輪廓。
似曾相似的感覺就那麼瀰漫上來,好像散在空中的大霧,在什麼時候來過這裡。
孟緹凝搖了搖頭,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困惑越發大了,甚至有點焦躁起來。她似乎要想起什麼,但那點線索就像蜘蛛絲一樣,纏繞上來,又斷裂。
她沿著牆角跟倒退若干步,又不甘心地回去,
她些微的煩躁感染到了另兩個人,趙初年跟程璟對視一眼,問她:“怎麼了?”
“我覺得似曾相識。”
趙初年微笑:“你什麼時候來過?”
“也不是來過……”孟緹咬著唇,伸手指了指不遠處的巨石,“那塊石頭我有那麼一點印象。”
她凝著眉心,在自己的記憶中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搜尋回放,猛然一個轉身,朝古寺背後走過去。下了雪,石板鋪就的林中小徑溼滑,她險些摔倒,好容易站穩,進入了那棟殘破的危樓中。
院子裡長著一顆巨大的丹桂樹,沒了枝葉,顯得有些肅殺。其下靠著一塊古老的匾額,寫著“古寺唐造”四個大字,下面附著一行小字:“有丹桂一株,此枝霜骨,閱數百年至咸豐丙辰,甲申重修後桂苗復生,今高已五尺。”
看到這塊牌匾,孟緹總算想起來了,猛然一個轉身,趙初年面帶微笑就站在她身後,醍醐灌頂,叫出來:“我想起來了!《白雁》裡提到過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