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第1/2頁)
[美]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尼米茲同國務院、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大使以及許多國家的政府官員會商,他從英、法、中等國挑選人員組成了他的工作班子,準備4月下旬啟程去印度。
由於印、巴雙方始終未能就停火協議達成一致意見,公民投票的日期難以確定。至6月,尼米茲向聯合國秘書長建議,解散他的班子,由他單獨留下來,靜觀時局發展。
8月,聯合國提出由尼米茲對克什米爾停火作出仲裁併負責起草協議。此事引起印度總理尼赫魯的極度憤慨,他不能容忍美國的代表打著聯合國的旗號進行仲裁活動。尼米茲認為,此事應由安理會出面解決。
杜魯門總統寫信給兩國總理,請他們再次考慮接受尼米茲上將的仲裁。尼赫魯仍認為這是&ot;美國幹預&ot;而拒不接受。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尼赫魯曾應邀來美,尼米茲與他進行了三次會談,但有關解決克什米爾局勢的問題,未獲得任何進展。最後,安理會決定由一名聯合國全權代表取代了聯合國印、巴委員會。
尼米茲調停的失敗,一方面是由於印度採取了強硬態度,另一方面也表明,此時的美國已不再是戰爭時期可以信賴的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中堅力量,杜魯門憑藉其優勢地位,試圖挾聯合國以稱霸世界,這必然遭到第三世界國家的抵制。美國已不再是倡導世界和平的國家,這是尼米茲的和平努力失敗的根本原因。
195年年6月25日,韓戰爆發,杜魯門宣佈出兵朝鮮,並命令第7艦隊進駐臺灣海峽。杜魯門親自前往尼米茲在紐約的住處訪問,請他再次出任海軍作戰部長。尼米茲婉言拒絕了,但推薦了自己的朋友福雷斯待&iddot;謝爾曼將軍,杜魯門採納了他的建議。
回到加利福尼亞州的尼米茲又一次接到聯合國秘書長特魯格夫&iddot;賴伊的邀請函,請他出任&ot;友好大使&ot;。尼米茲同意了,在以後的兩年時間裡,尼米茲在美國各州和世界一些地區演講,宣傳聯合國和國際和平事業。
尼米茲願意充當和平的使者,這也體現在他對日本人民的友好姿態上。還在尼米茲擔任海軍作戰部長期間,他即命令屬下將繳獲的日本名貴座鐘歸還給它們所屬的各個教堂。尼米茲擔任海軍軍官40年間,在世界各地旅行時,收集了許多漂亮的戰刀、佩劍和一些有紀念意義的鐵錨。其中,有3把日本戰刀。雖然尼米茲上將是在太平洋上擊敗日本人的元勛,但是,他還是在戰後適當的時候把這3把戰刀歸還日本,作為和平友好的表示。此外,他還要求士兵修復了作為日本國家紀念碑的東鄉大將的旗艦&ot;三笠&ot;號戰列艦。這一切都體現了尼米茲的長者之風,也使他贏得了日本人民的尊重。多年以後,日本園藝專家代表團帶著他們精心設計的園林佈局,來到德克薩斯的弗雷德裡克斯堡,在尼米茲紀念中心建造了一座象徵兩國友誼的和平花園。
1966年2月24日,尼米茲81歲生日的這一天,他在加利福尼亞臨海而立的家中去世。享年81歲。當天下午,由100多輛汽車組成的車隊護衛著五星上將的靈柩,前往金門國家公墓‐‐這是他最後安息的地方。送葬隊抵達墓地時,70架海軍噴氣機飛鳴而過,19響禮炮聲震撼著寒冷凝滯的空氣。送葬的人們耳畔迴響起尼米茲在逝世前不久,與記者的談話。
去年11月7日,我提醒我的陸戰隊司機今天對我來說是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63年前的今天,我進入了海軍軍官學院。
那麼,上將,你認為你還願意為海軍奮鬥終身嗎?
是的,我想會是這樣的。我仍舊在盡力而為,我並不為現在還未掌握的事物而憂愁。如果再給我一次生命,我仍將遵循我祖父亨利&iddot;尼米茲的期望,在所不惜地投身於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