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6)遁:迴避,遁辭:暫時用來應付的話。窮:處境困難。

(7)以上事參見《孟子·公孫丑上》。

(8)福:疑“害”之誤。上言“禍”,禍福常連文,故誤作“福”。下“知其極所當害”述本句,可證。

【譯文】

有人問孟子鼓動齊王討伐燕國的事情,不確實是這樣嗎?沈同問“燕國可以討伐嗎”,這是挾帶私心想使自己的國家去討伐燕國。既然知道他的意圖在討伐燕國為滿足,就應該說:“燕國即使可以討伐,也必須是奉天命的周天子才能夠去討伐它。”這樣沈同的意圖就會斷絕,那麼也就沒有討伐燕國的計劃了。如果不曉得他有這種私心而隨便回答他,是沒有省悟他話中的含意,這是不善於分析、判斷言辭。公孫丑問孟子:“請問老師擅長什麼?”孟子說:“我善於分析、判斷言辭。”公孫丑又問:“什麼叫善於分析、判斷言辭呢?”孟子說:“聽到不公正的話,知道他要壓制誰;蠱惑人心的話,知道他要陷害誰;邪僻的話,知道他要離間誰;吞吞吐吐的話,知道他要為難誰。這些話從他們心裡產生,會危害他們的政治;用來處理他們的政務,就會危害他們的事業。即使聖人重新出現,也一定會聽從我的這番話。”孟子是善於分析、判斷言辭的,並知道言辭可能產生的災禍,以及它最終會導致的危害。聽見沈同的問話,就該知道他說話想表達的東西,知道他要表達東西,那就該知道它最終面臨的危害。

【原文】

30·10孟子有云(1):“民舉安(2),王庶幾改諸(3)!予日望之。”孟子所去之王,豈前所不朝之王哉(4)?而是(5),何其前輕之疾(6),而後重之甚也?如非是,前王則不去,而於後去之(7),是后王不肖甚於前,而去,三日宿(8),於前不甚,不朝而宿於景醜氏(9)。何孟子之操前後不同,所以為王,終始不一也?

【註釋】

(1)有(y^u又):通“又”。

(2)舉:全,都。民舉安:以此為句,跟下文無法銜接,故疑引文有脫誤。《孟子·公孫丑下》:“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意思是,齊王如果任用我,那豈只是齊國的百姓得到平安,天下的老百姓也都會得到平安。

(3)庶幾:也許可以。

(4)前所不朝之王:即齊宣王。《孟子·公孫丑下》記載,孟子想去見齊宣王,但又要擺架子,裝病不去。齊宣王派人來看他,他甚至躲到齊大夫景醜氏家。

(5)而:通“如”。

(6)疾:這裡是厲害的意思。

(7)子:根據文意,疑衍文。

(8)三日宿:指孟子捨不得馬上離開齊國,在晝(齊國地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住了三天,希望齊王能回心轉意,請他回去。

(9)景醜氏:人名。戰國時齊國的大夫。

【譯文】

孟子又說:“齊王如果任用我,那豈只是齊國的百姓得到太平,連天下的老百姓也都會得到太平,齊宣王也許可能改變態度吧!我天天都在盼望著。”孟子離開的這個齊王,難道不是以前不肯去朝見的齊王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以前極端輕視他,而後來又非常重視他呢?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不肯離開前一個齊王,而離開了後一個齊王,這說明後一個齊王比前一個齊王更不賢明,然而在離開後一個齊王的時候,卻捨不得走,在晝住了三天,而對前一個不很賢明的齊王,不肯去朝見卻躲在景醜氏家裡。為什麼孟子的操行前後不一樣,對待齊王的態度,先後也這樣不一致呢?

【原文】

30·11且孟子在魯,魯平公欲見之。劈人臧倉毀孟子(1),止平公。樂正子以告(2)。曰:“行,或使之;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緒亂中醉步

緒亂中醉步

匆匆
遊戲 完結 8萬字
封神榜逆天成聖

封神榜逆天成聖

絕對零度
遊戲 完結 0萬字
蒼寰七宮

蒼寰七宮

幽雨
遊戲 完結 1萬字
紫禁心經

紫禁心經

貓王
遊戲 完結 66萬字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旅遊巴士
遊戲 完結 91萬字
我的美麗空姐

我的美麗空姐

蠍子王
遊戲 完結 7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