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不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
寂寞得有時他只能自己跟自己說話。
此刻遇到這麼熱情的侍衛長,主動跟他交流,還誇他,提的又跟武學方面有關,他自然就積極熱情。
只是他說的話,每一句聽在別人耳裡都是在誇下海口。
還好,五十里路很漫長,可以有個這麼天真未泯逗著玩,也能排遣一下旅途的鬱悶。
何況離自己國家越來越近,人反而會越來越急,有人逗著,反而分散了這種迫切的心情。
反正當笑話聽,回去之後,再結合這傻小子到達之後必須被輕鬆解決的結果,這麼可以長期當笑話的段子,不聽白不聽。
很快到了邊境線。
這部分,邊境線剛好是一條水流甚急的溪自然劃分出。
溪上面是一座橋。
橋的這一段是隋國,那一端是東晉國。
兩端各設關卡一個,隔溪相對,兵沒有多少,只是用來約束一下兩邊的在逃犯透過。
過了溪,到達東晉國的關卡後,東晉國的使者團終於都鬆了一口氣。
從任州出發西行後,抵達東晉國的第一關是虎口關,原本是屬於隋國領土,但並不是前幾年割讓的那個,而是在太上皇的前一任皇帝手中就割讓的,距今已達三十一年。
當時簽約的時候,不叫割讓,叫租借,借期二十五年,結果期滿後,隋國前來討還時,卻成了五年前的那場戰爭的誘因,東晉人一怒之下發動了戰爭。
那場戰爭隋國贏了,卻不但沒有討回虎口關,反而在文官們的建議下,正式割讓了,還順手把另一個邊城楚州也一起送了。
這就是隋國武官們把文官恨之入骨的原因。
因為虎口關屬於關隘,非常險峻,隋國長期在這個關隘裡投入了非常大的成本來購建防禦工事。
如今,這個防禦工事變成了東晉人的。
諷刺不?
進入了橋的這一端後,東晉使臣團隊們算是徹底放鬆下來了,坐下來喝水。
伍召也用自帶水壺喝水。
侍衛長找到橋頭負責人,匆忙寫了一封信,讓他託交虎口關守備後,便又催促大家上路了。
此後,大家逗伍召說話的興趣就越發濃烈。
“你是相府公子,為何要來前線?嫌家裡太舒服了嗎?”
“大丈夫生於斯世,自然想要建功立業,若是沒有人來保家衛國,國家如何延續?”
“那你這次來得不太巧吧,我國打算出兵三十萬。你們這任州城駐軍只有一萬多,恐怕不好打吧。”
“不怕,我們皇上說了,如果對方人多便罷,如果只有三十萬兵,我就有機會憑雪裡沙和手中槍取其上將首級。”
侍衛長和侍衛們竊笑不已。
好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
不久,有個晉兵飛馬前來,給了侍衛長一封信。
侍衛長拿過來一看,卻是虎口關守備諸良寫來的,大意是,已查實此人確係隋相國伍章三子,既然他還自稱是隋皇弟子,那就把他抓了,到開戰之日,用他的腦袋祭旗。
原來,諸良這些天正在為了找到一個戰前用來祭旗的人而發愁。
歷來,這種祭旗的人選都來自敵國,身份越高越佳,實在不行才找敵國的老百姓。
現在,來的人正合適。
隋國任州太守座下先鋒官,隋皇弟子,隋國相國之子。
這麼合適的祭旗人選到哪裡去找?
既然隋國自己送上門來,那就卻之不恭,不過此人所騎的馬確實是良駒,所以先不要驚動他,免得送上門來的鴨子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