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4/5頁)
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兵們挺直的腰桿,則比他們的盔甲刀槍更加攝人。
太廟之內,鼓樂齊鳴。編鐘,玉罄,黃鐘大呂的宮廷正樂,一直傳到了幾條街之外。
——在圍攻汴梁的金兵盡數覆沒之後,趙桓皇帝想到的第一樁事,就是拜祭太廟,給祖宗上個香,拜上幾拜,再送些牛羊豬的首級,順便向祖宗炫耀一番自己的赫赫武功,掃一掃登基以來的憋屈與晦氣。
所以,他此時總算脫下了他近日來須臾不肯離身的超人緊身衣套裝,換上了一套天子祭禮專用,黑衣紅裳的“大裘冕”,頭上戴的冠也非宋人的時興式樣,而是垂著十二串明晃晃的珠子,具體來說。就是《周禮》之中所謂的“十二旒冕”……這些都是先秦戰國時代的帝王服飾,到了宋朝已經被徹底淘汰,歷代宋帝無論平時還是上朝,都不會穿這種好似從古墓裡挖出來的衣裳,也只有祭祀的時候才會復古一下。
伴隨著悠揚的宮廷樂曲,趙桓當先入內,一群趙家的皇子皇孫緊跟在身後,文武臣僚們也排好班次,陸續入內。一進進正院的大門在他們面前開啟,從門內遙遙望去,最深處的明堂大殿,竟在半里開外。
明堂是歷任天子的靈位所在,而配饗太廟的臣子和宗室們的神主,便都安置兩側偏廂之中。眼下這座被宋徽宗趙佶耗費巨資改建的明堂,寬達十二丈,高有六丈多的大殿,重簷斗拱,山牆高聳,明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亮。正面的大門也有兩丈多高,厚重的櫸木門板刷了紅漆,上面的黃銅門釘個個被擦得鋥亮。
祭祀的韶樂一首接著一首,按照禮儀,全不重複,要將二十四首預定的曲目全數奏上一輪,少說也要半日的功夫。在這高雅的樂聲中,欽宗皇帝趙桓穿過一重重的門戶,一步步的走到明堂大殿之前。厚重的青黑色大裘與內裡的黃赤色裳上,繡著日月星辰等十二種紋路,象徵著天地萬物盡與隨身。隨著他的步子,冕上的十二條珠串,輕輕搖晃,但長久訓練出來的帝王舉止,讓珠串的晃動維持在儘可能小的幅度。
明堂的大門洞開著,將堂內的一切都展現在眾人眼前,在明堂正中的寬達五丈的供案上,一溜兒排開了趙家列祖列宗的七塊神主靈牌: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真宗趙恆、仁宗趙禎、英宗趙曙、神宗趙頊和哲宗趙煦……接下來的徽宗太上皇,如今正被幽禁在深宮,輕易不得出入。
站在門前,望著供案上那一塊塊高達數尺的檀木神主牌,趙桓忍不住若有所思。
——他登基迄今不過短短一年,經歷的重重風波和動盪,卻讓人感覺恍如隔世。
自從金虜入寇,太上皇失位,到現在不過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但汴梁君臣的眼中,卻彷彿在苦海中煎熬了一輩子。百多年未曾經受戰火衝擊的中原沃土,在這一年裡成了戰亂漩渦中心,大宋的幾乎所有軍事力量,都在這慘烈的絞肉機之中損失殆盡,數以百萬的黎民百姓,因此而家破人亡。
大宋百姓在這一年裡遭受的劫難,比起之前的一百年裡加起來還要多出十倍不止!
但是,這場令人瘋狂的恐怖噩夢,在眼下終於到了結束的時候。
雖然河南河北數百個州縣依然殘破不堪,雖然廣袤的中原依然遍地都是廢墟和焦土,雖然河北河東已是盜賊蜂起,雖然金國名義上的南征最高統帥完顏斜也,依舊在燕京掌握著一支強大的野戰軍團……但是在十五萬金朝主力軍和大批女真悍將於汴梁城下徹底覆滅之後,宋金戰局的大逆轉已經悄然註定。
——建立金國的女真完顏部,最初不過是一個全族兵馬僅有兩千人的小部族,見識和人脈都很可憐。雖然在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之後有如神助,短短十餘年就建立起了一個幅員萬里的大帝國,但畢竟底蘊淺薄、根基不穩,幾乎是全靠“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戰爭神話,才能勉強彈壓住各部族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