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堯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關屈原史事〕居南陽裡。
五十八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282年,周赧王三十三年,楚頃襄王十七年。
〔有關史事〕秦昭王二十五年,攻趙,取藺(今山西離石西)、祁(今祁縣東南)。趙攻魏,取伯陽(今河南安陽西北)。
〔有關屈原史事〕屈原移居汨羅江畔的玉笥山下。
五十九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281年,周赧王三十四年,楚頃襄王十八年。
〔有關史事〕楚頃襄王納獵人之諫,遣使於諸侯,欲合縱伐秦。秦聞之,發兵攻楚,楚欲與齊、韓聯合以伐秦。秦昭王二十六年,攻趙,取石城(今山西離石)。趙仍攻魏。秦以定陶為魏冉封邑。時定陶為中原水陸交通中心,但與秦本土並不連線,中隔魏國。
〔有關屈原史事〕居玉笥山下。
六十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280年,周赧王三十五年,楚頃襄王十九年。
〔有關史事〕楚頃襄王十九年,秦將司馬錯攻楚,拔黔中郡(今湘西及黔東北),楚割漢北、上庸地給秦。秦昭王二十七年,白起攻趙,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西)。
〔有關屈原史事〕居玉笥山下。
六十一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279年,周赧王三十六年,楚頃襄王二十年。
〔有關史事〕秦將白起拔楚西陵(楊守敬考西陵為宜昌)。燕昭王死,在位三十三年,子惠王立。惠王中齊反間計,以騎劫代樂毅。樂毅奔趙。齊將田單在即墨破燕軍,殺騎劫,恢復齊國。秦王與趙王會於澠池,藺相如隨從趙王,不屈於秦。歸國後,趙王以藺相如為上卿,位於廉頗之右,廉頗不服,相如曲意修好,終得和衷共濟。
〔有關屈原史事〕居玉笥山下。
〔屈原作品〕《九章?悲迴風》作於本年秋。
任國瑞案:陸侃如將本篇定為懷王十六年。林雲銘、夏大霖定為頃襄王七年。郭沫若定為頃襄王六、七年。王夫之、王?運定為絕筆。蔣驥定為自沉汨羅江的前一年秋天。蔣說較合理。詩中那垂死的哀音,表明它必距沉汨羅江不遠。況屈原死於陰曆五月,並不是秋天,便斷非絕筆之作。&ldo;物有徵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rdo;也說明著是死前的預告。&ldo;悲迴風之搖蕙,心冤結而內傷&rdo;恰是本年秋天所作的內證。
六十二歲:
〔歷史紀年〕公元前278年,周赧王三十七年,楚頃襄王二十一年。
〔有關史事〕秦將白起破楚郢都,燒夷陵(今宜昌),東進至竟陵(今潛江西北),南進至洞庭湖一帶。楚東遷都陳(今河南淮陽)。
〔有關屈原史事〕屈原於五月五日懷石自沉於汨羅江而死。
〔屈原作品〕《哀郢》、《懷沙》、《天問》、《惜往日》作於本年。
《九章?哀郢》作於本年。
任國瑞案:本篇作年,王逸以為在懷王朝,屈原因讒被放時期。馬其昶定為懷王三十年陷秦時。戴震定在頃襄王元年。譚介甫定在頃襄王七年。黃文煥定在頃襄王九年左右。汪瑗定在本年。王夫之定在頃襄王三十年,吳汝綸懷疑屈原不可能活這麼久,但屈原在《涉江》就稱&ldo;年既老&rdo;了,且與白起拔郢史實相符。
《九章?懷沙》作於本年孟夏。
任國瑞案:本篇過去一般認為是絕命詞。蓋因太史公《屈原賈生列傳》&ldo;乃作《懷沙》之賦,遂自沉汨羅以死&rdo;所云。此說以洪興祖、朱熹為代表。其實《屈原列傳》用的是跳躍的寫法,時限並沒有緊密連線。即使東方朔《七諫?沉江》&ldo;懷沙礫以自沉兮,不忍見君之蔽塞&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