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杏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頭紫芝牽頭做起了蛋糕店的培訓,把她爹買來的僕從,分為製作和接待兩類,按著之前杜沅培訓「甜點」店裡工作人員那樣,開始仔細授課
書局經過書香活動,已在全宋開啟了知名度,吸引了一大波會員顧客。都隔三差五來店裡瞧瞧,有沒有新繪本可以買
恰巧,許家這就一口氣推了「三國演義」,和園有桃所著的「十一奇遇記」第二冊
如今書局熟練掌握了活字印刷,又研究了幾樣染料,現在可以出彩繪讀本了,這可算是實打實地把眾人驚豔了一把!一經推出,便引發搶購熱潮,萬人空巷形容也不為過
許老闆還廣發徵稿啟事,白紙黑字地列明瞭稿件標準和既得稿費,定向給當世文人騷客約稿,上門拜訪。效果不錯,畢竟許家出的條件當真誘人!讀書人尤善文章詩詞,大儒又頗有聲望門生,寫上一本書,這許家排版精美,紙墨皆選用的是上品,即便銷量一般,做自家收藏也是美事啊!再者說,許家如今在大宋也是頭一家的書局,書放在他家賣,作者得獲利甚豐啊
一時,書局陸續收到了諸多投稿。許承年還特意再訪杜沅,求教審稿排版等後續事宜,這約稿原就是杜沅出的主意。
無論哪朝哪代,都有窮文富武之說。讀書人只有科舉一條路,北宋又貧富差距巨大,雖然對外對內貿易都挺發達,但,掙得多花得也多,掙得不多也得花才能生存啊。這寫書撰稿也算是給讀書人多一份謀生的選擇,再說,元散曲為啥能博採兩宋精粹,成就了戲曲巔峰,不就因為元人沒啥文化,不興儒家這一套,直接廢了科舉,把天下讀書人逼的沒招兒了,為了生存,開始碼字寫小說,撰稿編小說兒嘛,為了迎合市場,定向邀稿後,就發展出了散曲,成就了兔子家的國粹!
杜沅是覺得,這做法甚有益處,少說不得,這些未來的官吏有了這項收入,就不一個勁兒琢磨著壓榨民脂民膏,貪贓枉法了呢。畢竟不缺銀錢嘛,這也是有點過於發散了
送走許承年後,杜沅和祖父對了幾遍稻田的春耕安排後,杜興就按著元宵那日,縣尊上門拜訪杜老爺子,兩人磋商的結果,去縣衙找主簿回話了
這頭的杜辰忙著面試聘用夫子,書院的名聲傳出去了。也有先生慕名而來。他和朝堂上的故交好友保持著書信往來,一面關注著政令走向,一邊給好友分享著近況。惹來好友豔羨,也來信與他探討這些經驗推廣到自己任地的可行性,都要他快些總結成冊,他好復刻實施了去
鑑於彩繪和兩套畫本銷量與口碑齊飛的火爆場面,杜沅覺得可以再添把火,拉了堂哥和許老闆,出了個周邊。讓兩位作者畫下些繪本相關的q版人偶這些,交付給繡院來做,一舉三得的法子
太和樓配套推出了「結義酒」,「桃園結義餐」等,和繪冊相關的吃食,還把裡頭描繪的飲食都一一復刻搬上了餐桌,書局的匠人也照著繪樣,出了人物的讀書兵器,木偶版的人物,作為典藏版隨機掉落的小驚喜,此舉也精準觸動了手辦愛好者的小心思,不乏有為了集齊全套手辦,直接買了數十套典藏版的狂熱買賣
真,古人剁手也瘋狂啊
還好不是馬雲穿越過來,要馬傑克過來,怕是直接也能搞個北宋阿里巴巴,嘖,和王安石絕配了這倆
杜沅給自己整笑了,想啥不靠譜的呢一天都
秦老爺子組織了那幾家老字號藥堂,牽頭買了地,蓋起了學堂。因為是拿著醫學院企劃上門去找過縣令,有報備的。縣令是個務實又心繫百姓的父母官,深受觸動。當即把企劃寫了摺子上遞,要給醫學院爭支援,別的不說,地價兒不說全免也得減半吧,事急從權,衙門先劃了地讓修建,地款等朝廷摺子下來再算
一時間,秦知源忙活著涵春堂的看診之餘,還得照看「甜點」分店的開店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