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白如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唐公李淵啟開錦匣時,王劭看一眼匣中的瑞物——竟只是幾枚河蜆子。
李淵解釋道:“此蜆為州人所獻,言可放光生香。淵孤陋寡聞,特來諮於著作郎。”
“是麼?”王劭果興起,請端祥之。只見匣內有蜆共五,其殼黃綠黑褐不一,色澤如玉。執一細瞧,隱約可見其內光景,確與殼厚而堅的尋常蜆子不同。王劭觀摩半晌,問道:“為何不見其光耶?”
李淵笑答:“須於暗處得見。”
王劭依言以袖罩之,果有微光閃爍,喜嘆:“果是奇物!”
“以著作郎高見,蜆內應為何物?”李淵忙問。
王劭將蜆子還回小奩內,對上李淵急切的目光,須臾反問:“公以為何也?”
“實不相瞞,某欲以此獻於陛下,奈何口拙,恐道不出所以然,著作郎精於符命,故登門請教。”
王劭略作謙虛,笑道:“淺知拙見蒙公抬舉,實不足道耳!”繼而正色道,“以某所見,此中或為舍利子。”
李淵驚道:“舍利子?”
“然!”王劭捋須大笑,“唐公大可放心進獻。”
李淵亦笑:“多謝著作郎相告!”思及進獻之事臉有難色,“只恐我之所言陛下不盡信之……”
“無礙。”王劭知其來意,故直言道,“唐公但請吩咐,劭願為犬馬!”
“先且謝過著作郎!”李淵聞言動容,拱手拜謝。
“公無須見外。”王劭亦鄭重回禮,“令妹歸於我王氏,自當相助。”此話雖不盡然,王劭卻是真意。因舍利之說由他所傳,若無應兆怎以深入人心?且舍利傳揚一月未加宣告,王劭竊以為,皇帝必是俟於良機。
如今,良機終至矣。
二人合計了進獻事宜後,李淵方是告辭,其後王劭又趕去了法界尼寺。
“果真如此?”大明有些不可置信,“貧尼近日並無感應……”
王劭笑問:“去月阿尼師可曾有感?”見其沉默,目光轉而狡黠,“事已至此,阿尼師無有退路。況陛下心意如此,我等安敢有違?”
大明閉眼持念,半晌嘆道:“我佛慈悲,願消弟子業障……”
沙門到底寡斷,王劭搖首輕笑,繼而動之以理:“為君分憂功德無量,且皇后禮重阿尼師,若無帝后捐贈,法界寺焉有今日?”
“說罷……我該當如何?”大明亦知利益攸關,便不再推辭。
“帝后曾於浮圖塔下供奉舍利,請阿尼師取一於皇后,言上乃因食於齒下得之……”
大明打斷他:“若陛下識破豈非弄巧成拙耶?”
“斷不會……”王劭篤定笑著,未免節外生枝只含糊其辭,“近月,陛下每因食於齒下得舍利十餘。帝后既皈依我佛,皇后未得之,豈與陛下心異耶?是故皇后獻之必為智舉。且皇后所獻為真,何懼之有?”
大明依言思量,皇帝每言隋興由佛,由是廣造浮圖教化道俗,更是自立法號“總持”。皇帝既禮敬佛法,皇后亦隨之皈依,法號“莊嚴”。此次瑞應頗廣,若皇后毫無感應確為不妥。斟酌之下,大明方是應允:“全憑著作郎指點。”
王劭作揖道:“指點不敢,某惟願效力皇后。”
因仕三朝,王劭頗精仕途經濟。如今太子新立根基不穩,正是示好最佳時機。然皇帝最忌東宮坐大,巴結太子無異於與皇帝作對,而此次瑞應既可得皇帝歡心,又可助太子穩固,可謂雙全之法。且他處亦現舍利,正可勘驗。皇后既受冷遇,若助其重獲君心,日後太子登基,想必皇后亦會感念於心。至於那陳蔡二人,日後若能善終已是最好結局,於自己毫無利益。
這般想著,王劭志得意滿,若論左右逢源誰可比及自己?就連那袁充也只徒自嫉羨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