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煎熬 (第2/2頁)
墨山HRX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年。劉小夏突然悟出了一個道理。
所謂金融,核心就是低買高賣。價格,是圍繞商品價值上下波動的。但價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價值的構成要素也有很多。
在煎熬中,曙光一天天臨近。十一月,終於來了。
劉小夏徹底鬆了口氣,恆遠信託盛唐一號,依然保持著當天兌付的節奏。雖然兌付壓力依然大,但所有人,都看到了解脫的曙光。
當然,不包括張雅雅、江濤等人。
他們身在盛唐,正面臨著艱難的選擇。江濤的選擇很簡單,停止私募基金和金交所產品的打款,全部轉為現金管理和信託,繼續觀察。
但更多的人,選擇在產品到期後,繼續給客戶推薦。一方面,是佣金很高,一年期產品的佣金,高達1.3。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另一方面,是收益很高。一年期產品的最高收益,達到了10.7。畢竟,並不是所有客戶,都能掌握充分的資訊。
在高收益和高佣金的刺激下,大部分理財師和客戶,矇眼狂奔,選擇了相信。
人都是貪婪的,晟豐集團,也是在飲鴆止渴。但沒有辦法。不給高額佣金,誰拼命?
11月15號,最後一筆五百萬私募基金到期。雖然兌付時間得等到11月底,但劉小夏徹底放鬆了。即便盛唐此時出了風險,他也有能力兜底了。
劉小夏終於有心情,挨個客戶跑了一遍,給他們解釋了一下前段時間發生的事情。買私募基金的企業感受到了風險,買信託的企業,因為是當天兌付,他們未必能感受到風險。
劉小夏這麼做,倒也沒有別的意思。他只是單純的想提醒客戶,增加風險意識。在未來一兩年,小心謹慎為上。
但出乎劉小夏意料的是,因為他去年的提前預判,讓他在客戶心裡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起來。
客戶黏性,更強了。
回到齊州的次日,高姐和錢總帶著禮物來找劉小夏,表達感謝。高姐雖然踩雷了光陽保險的專案,但她從久諾財富、恆盛天澤兩家機構,抽調出資金七百多萬。如果不是劉小夏,她這次的損失會非常大。
“劉總,我在亞諾財富,還有兩千多萬,他們家沒事吧?”高姐虛心請教,對於光陽保險的事,一個字都沒提。
劉小夏想了想,說道:“亞諾是紐交所上市公司,相對而言,他們家的產品,安全係數要高一些。但我認為,當下這種環境,是zf在金融去槓桿。穩字當頭。這一次,我也被嚇到了,所以,我建議您多做一些央企信託的政信類專案。雖然收益低一些,但真的很安全。”
錢總點點頭,“聽劉總你的,做理財,本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