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專案絕對不會賠本,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銀行貸款是借雞下蛋的最佳方案,連於院長和王書記都心動了,打算學校一開學,就組織學生往新校舍搬遷,聯絡地方把老校園賣掉,籌集2個億資金投入到鄭泉的專案中,他們的合作方式不是投一回三,而是投資入股,2億資金佔專案股份的40%,保守估算兩年至少能回8億,參加沙龍跟鄭泉相熟的十幾個老師校友都預約投資了,一個億的份額根本就不夠分,其他系的老師校友,想透過朋友搭橋投資,根本就撈不著,那傢伙,眼珠都紅了,呵呵呵!我跟雯雯能拿下500萬份額,總算跟鄭泉這幾年的菸酒情沒白費。”
得!這就不能勸了,擋人發財猶如殺人父母,再說姬羽也只是覺得海南的情況不可思議,可是這年頭不可思議的事情可真心不少,近兩年,原始股票買到手一年能翻幾十倍上百倍,找誰說理去?跟股市相比,房市兩年漲個三五倍好像也沒什麼,姬羽不自覺苦笑著搖了搖頭,他覺得自己的腦袋搞搞專業還湊合,對專業以外的事,確實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姬羽從師兄、師姐的話裡,捕捉到一個重要資訊,那就是母校的老校區要賣掉,這讓他產生了一點慾望。
當年他大學畢業,心心念就想留校當老師,到最後板上釘釘的事情還能化成泡影,簡直就成了他夢魘,一想起來就覺著如鯁在喉,很是不舒服。要是能把母校買下來,辦一個專業學院,自己當院長,到時候於院長、王相喬的臉色估計肯定會很好看。
當年那場危機雖然僥倖化險為安,也給姬羽造成了深深的劫後餘生的危機感,在京城雖然他現在認識華雲啟、時侖這些背景還算可以的朋友,但是京城中比華、時家族牛掰的勢力何止百家,劉康一案連華雲啟也沒法擺平,要是以後觸動了更厲害的人物利益,連時侖也擺不平怎麼辦?這不是臆想,而是絕對存在的,以前自己的產業在上億規模,惹出的麻煩華雲啟擺不平,如果以後自己的產業過十億、百億,即使沒損害別人的利益,也會遭到大人物的覬覦,很可能時侖這個高層領導的外孫也愛莫能助,更何況,華家和時家的老一輩頂樑柱,都已經是古稀高齡,很快就會退出權利頂峰,家族影響逐漸削弱,京城水太深,並不適合他這個小雜魚成長。
而燕州市就不同了,趙國平仕途正順,現在能撐起橋西鎮一片天,幾年後就能在西城區擔負大任,楚再書現在是燕州市常務副市長,以前的薛市長,現在是省政法委書記,而華雲啟和時侖的關係,對燕州也能施加影響,孫秀英的工作調動就已經證明了這點。
所以,自從那年從看守所出來,姬羽就有了在燕州發展的想法,這也是他把集團公司總部設在燕州,而不設在京城的原因。
不過,把總部放在橋西鎮,還是有些受限制,如果能拿下輕院老校區,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老校區佔地面積800多畝,政務大樓、圖書館、體育館、體育場、四個系的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齊備,如果辦學,既省錢又省事,可以說當年買下當年就能招生。
不但如此,還能把京城的新材料研究所搬到校內,像斯坦福那樣,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能極大提高科技人才的潛能和效率,培養適合集團公司下屬企業的專業學生,每年都能源源不斷的向所屬企業提供專業技術工人和科技人員,為企業產品、技術更新換代打下堅實基礎,這可是一舉數得的美事。
姬羽越想越激動,回到京城,把丁超夫婦送到家,在自家賓館安排好李潔的食宿,回到辦公室,就打電話把一直在溫馨家園工地忙碌的趙國順、趙國安兄弟和趙楠給叫了過來,將自己的想法跟兩人說了,徵求三人的意見。
三人對姬羽的規劃大喜過望,這意味老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