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聖衍公 (第2/3頁)
小貞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建立幾百年之後,土地兼併就會極其嚴重了。
但在大周確是很少有土地兼併的問題出現。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世道太亂。
臨近邊界的地方就不說了,誰家有錢,誰家最容易遭到兵痞匪患的劫掠。
內地的話,綿延上千裡的大行山潛藏著數不清的匪寇,晉州、冀州誰家錢多了,便容易被土匪劫掠。
那些土匪們大多都是窮苦人被逼的落草為寇的,對那些富戶自然不會手軟,動輒滅門。
哪怕是朝中有高官庇佑,也根本沒用,反正那些土匪本就是朝廷的通緝犯了,管你是誰,搶了再說。
而像劉凌這種,有錢又有兵的富戶,在大周絕對是少數的存在。
至於豫州和魯州也並不太平,山匪、水賊、響馬賊、海盜、倭患……
這些傢伙們輪番上陣,只要稍微有地主冒頭,立刻就會被清洗一空。
所以有些人就算是有了錢,也大多藏起來裝窮,根本不敢暴露。
至於大量購買土地這種招搖的事情,更是沒人敢做。
所以,就算大周建朝三百餘年,依舊沒有出現較大的土地兼併問題。
當然,凡事總有例外。
這個聖衍公便是例外中的典型。
朝廷上這傢伙有背景,沒人願意得罪。
與此同時,身為公爵的他,本身也有一定招募家丁的權利,雖說就指揮上而言,大多數的聖衍公都是飯桶,但奈何架不住人家人多有錢。
所以,一般的土匪惡霸,也不敢去打他們的主意。
一來,比較難搶,若是失敗了,甚至還有可能虧本。
二來,若是把聖衍公搶了,必定會引起朝廷震怒,引得朝廷派出重兵圍剿。
所以,這個聖衍公便在曲阜做大做強,成為了大周除了皇帝之外,最大的地主。
若真如吳文傑所說,大部分倭奴都去了泰山以南的話,那他們的首要目標便肯定是這聖衍公所在的曲阜。
這些人都是倭奴,自然是不必考慮什麼政治影響。
而聖衍公麾下的那些打手們,也未必能頂得住大批倭奴的進犯。
劉凌估計,只要倭奴人數過千,曲阜便會有大的危險。
想到這,劉凌對吳文傑道:“我們打算繞道曲阜,再去臨淄。”
聽到這話,吳文傑眼淚幾乎都差點流出來,他激動道:“劉大人,我替魯州的幾百萬生民,謝謝你了!”
劉凌聞言擺了擺手道:“同是大周子民,何必言謝,好了吳大人,此去曲阜危險萬分,我要去好好準備一番了,若能平安返回,定要和大人痛飲一番!”
聞言,吳文傑趕忙道:“好,如此那我便不再打擾,若有什麼需要,儘管和我說,我一定鼎力相助!”
“保重!”最後,吳文傑又對劉凌深深的鞠了一躬才轉身離去。
送走了吳文傑,劉凌也回到了軍營之中。
他看著那五百餘兩白花花的銀子,直接對林嶽說道:“把這些銀子,給弟兄們分下去吧!”
從魏縣一路走來,劉凌麾下的這些人殺敵無數。
按著他自己定下的規矩,一顆人頭十兩銀子,七百個人頭,便是七千兩銀子的賞錢。
然而,他這次出來所帶的銀兩,全都是準備就地購買糧草的,根本不夠賞銀。
那些賞銀自然是全都欠著。
一般來說,這種賣命的賞銀,根本容不得半分拖欠,畢竟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在下次和倭奴的交手中死去。
但劉凌麾下的這些兵丁們卻並未因此鬧事。
究其原因,除了劉凌陣法獨特,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己方士兵傷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