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規模 (第1/4頁)
烏鴉一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業界保密是出於發展的需要,對外公佈是要集全球晶片產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合力在這條技術路線上繼續推進。
靠新芯半導體的一己之力能做出樣品,但是想沿著這一技術路線一直髮展是不現實的。
一條技術路線只有足夠多的廠商參與進來,它才具備足夠的價值,用更直白的話說,就是先行者積累的技術優勢才有價值。
霓虹的氫能源專利和高通的通訊專利就是正反兩面最好的案例。
林本堅斬釘截鐵道:“這需要看蔡司的配合程度,如果蔡司配合程度夠高的話,兩年時間足夠了,如果蔡司只是當成任務敷衍了事,進度是很難把握的。
在鏡頭領域,蔡司是不折不扣的巨頭,我們只有和蔡司合作才有可能做到。”
東西德合併之後,無論是民用光學領域還是企業的光學領域,蔡司都是不折不扣的巨頭。
周新其實很想收購晶片產業上下游的細分領域巨頭,從現金的角度出發,他是能收購蔡司的。
即便像應用材料公司,他也是能拿得出錢來進行收購。
問題是一些潛規則讓周新放棄了這個想法,之前在2001年的時候周新嘗試過收購cyr。
在晶片產業鏈上下游壟斷了先進光源,後來的極紫外光源只有cyr能做,asl發跡之後全資收購了cyr。
當時正值納斯達克泡沫破裂,cyr此時在光源領域還有其他的競爭對手,比如ib,因此cyr的市值跌到了一個很有價效比的地步。
周新在二級市場已經舉牌了,甚至為了完成這筆收購,他和bh還溝透過這筆交易,紐約交易所都已經透過了這筆交易,最後在成交前被阿美利肯商務部門緊急叫停。
阿美利肯的商務部門官方說法是cyr的業務範圍涉及阿美利肯軍方,不能出售給外籍實際控制人。
想到後世asl的實際控制人同樣是外籍,但是asl能收購cyr,周新卻不行,自此之後周新認識到一個現實,涉及到核心科技的時候,有錢也沒有辦法。
因此他甚至都沒有嘗試過和蔡司談,最多隻是在二級市場收購部分蔡司股票這類純粹的商業併購行為。
林本堅嘆氣:“老實說蔡司對我們這種小公司並不重視,他們從很多年前開始為光刻機提供鏡頭,那時候這玩意還叫電路板曝光裝置。
當時asl剛成立沒多久的時候,他們推出的pas5500光刻機就是找蔡司做鏡頭,這款產品在那個年代是一款堪稱卓越的光刻機,也正因如此它對鏡頭的要求非常高,蔡司每年只能交付個位數的鏡頭給asl。
這導致asl的產品很領先,但是因為產能的原因也只能無奈看著尼康佔據市場絕大部分份額。
對我們來說也是同樣的問題,甚至我們現在的體量比當年的asl還要更小,很難讓蔡司全力支援我們。”
從整體層面出發,新芯很強,無論是從產能、技術還是說營收都能擠進全球第一梯隊,靠著藍芽晶片和a系列晶片的大量出貨,即便是在高階產能上,新芯都在慢慢爬坡。
但是如果把視角縮小到光刻機上,縮小到可以為蔡司帶來的好處上,那新芯能提供給蔡司的又非常少。加上作為一家傳統光學巨頭,周新很難提供給蔡司實質性的好處。
周新說:“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會想辦法和蔡司背後的股東溝通,從高層給壓力,讓蔡司和我們深度合作,如果有必要我甚至會出讓部分新芯半導體的股份給蔡司。
這個事情交給我,後面等我去和蔡司談吧。”
在光刻機領域鏡頭的主要供應商也算是經歷過好幾輪的變更,最早光刻機領域巨頭gca找的是博士倫,後面gca嫌博士倫不行換成了尼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