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群 (第1/2頁)
烏鴉一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電子社群?
為什麼不叫bbs,或者terforu(網路論壇)?”
當週新提出之後,第一個提出疑問的是凱特,他們新招的產品經理,之前在微軟做產品經理。
比爾蓋茨說的確實沒錯,由於拳頭遊戲的創始人團隊之前都是微軟的正式員工或者實習員工,所以他們招的第一批團隊也以前微軟員工為主。
這跟小米創業早期一大批來自金山的員工一個道理。
凱特從外表上看是典型的日耳曼風格,可能與工作有關,她的氣質很鋒利。
周新後世在半導體行業倒是見過不少這種工作狂。
“到目前為止,主流的bbs或者說網路論壇,大多是以人的身份作區分。
比如矽谷人喜歡在某幾個特定的論壇或者bbs上混跡。
每個大學會有自己大學的論壇。
然後在這個論壇裡,又延伸出基於興趣的小組。
大家有共同的興趣,經常在小組上發表言論,從線上走到線下,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和類似的身份,線下也成為朋友。
你有沒有發現什麼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我們之所以叫社群,而不是論壇。
是因為基於遊戲主題打造的論壇,實際上是不具備原本論壇的社群屬性。
現在的主流論壇,使用者們都出自同一個社群。
我們現在要透過網際網路為使用者賦予基於興趣的屬性,讓他們在我們的電子社群裡產生共鳴。”
這也是後世百度貼吧之所以火爆一時,即便百度再怎麼騷操作,百度貼吧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死忠使用者的核心產品邏輯。
讓使用者基於興趣愛好構建社群。
最近都是和精英打交道,導致周新實在不敢仗著有後世紅利而小看其他人。
即便只是微軟一個普通的產品經理,也能把他說完一半的理念補充個七七八八。
當然凱特不普通,她是微軟內部非常優秀的產品經理,只是由於辦公室政治而沒有升職。
周新看著對方深邃的眼眶說道:“沒錯。
還有一點在於,現在的論壇,它的屬性還是基於現實世界邏輯。
我現實世界裡和你有交集,所以我在網際網路上也和你繼續有交集。
這是為了擴充套件現實世界交際圈而設定的邏輯。
我很容易把網際網路上的朋友變成我現實世界的朋友。
這樣很好,論壇很有粘性,但是也會帶來問題。
那就是我們透過論壇也好,bbs也好,透過這些在網際網路上認識了,然後線上下見面了,關係擴充套件到了線下,那我還有使用論壇的必要嗎?
我們溝通交流完全可以一對一進行,為什麼還有必要繼續跟對方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溝通交流呢?
隨時一個電話就能夠把朋友們喊到一起開個party,這難道不比在冷冰冰沒有溫度的房間裡敲擊著鍵盤要快樂得多?
所以一個基於現實關係的論壇做的越成功,它的使用者活躍時期也就越短。
比如大學的論壇,如果有關注的話,它的活躍度全靠大一大二缺乏社交圈的新生支撐起來的。”
周新把bbs後世為什麼沒落的關鍵點說透了一半。
凱特恍然大悟,她終於懂了在矽谷這麼久,社交論壇這種業態只有個人、小團體或者機構出於義務去搭建。
而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投資者,選擇投資論壇。
“我之前看過一篇社會學和網際網路相結合的論文,大致意思是:
將集體行動定義為跨越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間的界限,同質網路似乎加強了私人生活中的聯絡。
但在將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