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FiyHq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化一詞來源於何方,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據個人觀點來看遠古社會是肯定沒有文化一詞的存在,直到封建帝國時期才產生了文化,那麼現今的文化和歷史中的文化有什麼不一樣麼?兩者又有什麼區別。
文化簡單來講就是文學傳承,往深層分析來講就是文人墨客留下來的詩,詞,歌,賦,讓後人來欣賞和閱讀,從中能找尋出其本身蘊含的哲理和一些讓人深思的道理。
看一個地方是否有發展前途,首先看這個地方有沒有文化底蘊,中國有句古話:“看千年去北京,看萬年來洛陽”。為什麼要這樣講,有沒有歷史依據答案是肯定的。
瞭解歷史的人,對於近代史肯定不會陌生,北京經歷了元大都,明朝,清朝,承載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講述著歷史在北京留下的蹤跡和不能被遺忘的歷史。
那麼為什麼看萬年來洛陽,難道洛陽承載了許多歷史足跡麼?據史料記載洛陽是中國最為悠久的一個城市,歷經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餘萬件。
什麼東西最能講述一段歷史文化,還能反映當時的技藝水平和文化故事,只有文物才能起到這種作用,除了歷史文物能講述歷史以外,還真的找不到任何比文物更能體現歷史故事的東西。
其實,文物本身是無價的,人說這文物值多少,那麼這個文物就值多少,文物唯一的作用就是對當時工藝水平的一種考量,文物這種東西並不是誰造出來了,就能永久性儲存下去的。
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強者,也沒有永遠的弱者,假如你強大到一定程度會出現萬邦來朝的景象,如果你弱小了隨時會成為魚肉任人宰割。
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唐朝時期萬邦來朝,出現了“貞觀之治”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世界為之懼怕,沒有哪個國家敢來掠奪中國,其實細想一下也是,中國的唐朝比現今的美國有過之而不及,現今世界有那個國家敢在美國面前挑釁,道理都是一樣。
有輝煌就有沒落,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界這麼大,總不能什麼事光是你一家的,風水還輪流轉總不能好也是你,壞就是其他人,這樣很不公平。
歷經歲月的變遷,時間來到了明末清初,閱讀過這段歷史,感覺很不可思議,明朝號稱百萬大軍,怎麼就讓區區幾萬甚至幾十萬清軍得了天下,這在軍事史上是令人費解的。
可歷史偏偏喜歡和人開玩笑,就像現在看球賽一樣,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冷門,而且這個冷門還是冷門中的冷門,讓所有莊家輸得傾家蕩產一無所有。
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致命的結果,原因之一:“吳三桂反叛”。這一直是史學家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吳三桂難道真是為了一個女人而反叛的麼?其實史料中可以有所解答,吳三桂當年鎮守山海關聽聞闖王李自成已經進京要坐皇位,吳三桂見大勢已去,本想投靠李自成,李自成是漢人,吳三桂也是漢人,同族之內投靠也沒有辱沒祖宗,反正最後都是漢人坐的江山,誰坐不都一樣。
可是,天不隨人願,李自成剛進京就控制不住自己的部下,李自成的部下大多為農民出身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訓練,素質那就更不用提了,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就是這個道理。
李自成一見自己攻下京師了,完全可以高枕無憂了,開始貪圖享受過上了帝王生活,姦淫明朝後宮妃子,部下一看闖王都已經這樣了,我們還客氣幹麼?於是乎闖王的部下也開始任意放縱淫慾,毛主席總結了李自成為什麼沒有徹底坐上皇位,其根本原因在於李自成革命不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