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叛逆之徒。
可是,就在這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一個突如其來的壞訊息如晴天霹靂般傳來——魏國的大軍再一次氣勢洶洶地前來進犯!
原來,魏皇帝曹真一直對吳國虎視眈眈,時刻尋找著可乘之機。
如今,他看準了孫權剛剛去世,吳國政局動盪不安的絕佳時機,企圖趁機一舉攻破吳國。
為此,鎮軍將軍兼揚州刺史諸葛誕積極獻策,提出分兵三路進攻吳國的戰略計劃。
其中,西路和中路分別派遣王昶、毋丘儉作為誘餌部隊,佯攻柴桑和九江兩地,以此吸引吳軍的注意力。
而在東路,則由諸葛誕本人與胡遵擔任主攻力量,率領大軍強行渡過長江,直搗吳國的都城建業。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便來到了次月。
按照預定的作戰計劃,魏國的軍隊正式發兵,從三個方向同時向吳國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一時間,東吳的邊境地區烽火連天,軍情萬分緊急。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諸葛恪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迅速集結起五萬名精銳士兵組成援軍,親自統領趕赴建業進行鎮守。
不僅如此,他還精心部署,命令丁奉與呂據、留贊、唐諮等人充當先鋒部隊,沿著山勢艱難西進,採取靈活多變的戰術,以反擊魏軍的進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丁奉親自率領著三千精銳之士,如疾風般趕赴戰場。
他們一路翻山越嶺,待行至山下時,果斷改變行進方式,紛紛登上舟楫,順著滔滔江水急速而下。
經過兩天兩夜的疾馳,終於抵達了東興這個戰略要地,併成功佔據了徐塘。
丁奉毫不遲疑,率領著本部人馬輕裝上陣,如鬼魅一般突襲了魏軍營壘。
與此同時,呂據、留贊、唐諮等各部也接踵而至,與丁奉所部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魏軍眼見這突如其來的攻勢,頓時驚慌失措,亂作一團,爭先恐後地向後方逃竄。
由於驚恐過度,魏軍在爭渡浮橋時完全失去了秩序,導致浮橋不堪重負,最終斷裂開來。
剎那間,無數魏軍士兵墜入水中,有的拼命掙扎呼救,有的則被湍急的水流瞬間捲走。
更有甚者,在擁擠和混亂之中相互踐踏,慘不忍睹。
經此一役,落水以及因互相踩踏而死的魏軍竟多達上萬人之眾!
就連魏將韓綜、樂安太守桓嘉也未能倖免,先後溺水身亡。
毋丘儉、王昶等人聞知東興兵敗的訊息,心中大驚,深知大勢已去。
於是二人當機立斷,下令燒燬營地,率領殘軍狼狽撤退。
然而,他們匆忙逃離之際,卻遺留下來大量的軍需物資,這些物資成為了吳軍的戰利品。
吳軍首戰大獲全勝,吳主孫亮龍顏大悅,隨即對諸葛恪大加封賞。
他晉封諸葛恪為陽都侯,同時賜予其丞相之職,併兼任荊州、揚州兩地的州牧,都督中外諸軍事。
此外,還賞賜給他黃金一百斤,駿馬兩百匹,以及繒布各一萬匹。
一時間,諸葛恪可謂是風光無限,位極人臣。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輝煌的勝利,卻讓諸葛恪滋生出了輕敵之心。
就在他率軍浴血奮戰、與敵軍殺得難解難分之時,朝中的局勢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孫峻此人野心勃勃,一直覬覦著更大的權力。
此時,他抓住機會,假託孫權的遺詔之名,迅速召集起了五萬餘人馬,一場陰謀正在暗中醞釀。
:()三國之大將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