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掌清波.QD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看周後,劉信沒有一個地方是不滿意的。
這小子,辦事厚道穩重,而且人還聰明。對於後世習慣於找官員題詞寫字的那一套,他幾乎是無師自通。
請沛令或者蕭何,來給好漢健身館題寫牌匾,這個主意,劉信倒也不是沒有想過。
但是,現在聽周後說,還有另外一個厲害的人,可以和沛令、蕭何相比,這不免又讓他產生了好奇。
“這個人,是才來到我們沛縣的,如今就住在城郊。原來是一個老儒,飽讀詩書,更寫得一手好字!
我閒暇時去王婆的酒樓裡喝點酒水,偶爾聽人議論過,這位老儒的字,其實比沛令寫的還好,甚至可以與當今的丞相李斯相比!
能與丞相寫的字相比,那還不是比沛令寫的字更加氣派麼?”
沛縣這個地方,居然還有這樣一號人物?
劉信仔細地檢索殘存的記憶,不記得沛縣除了劉邦與蕭何、王陵、周勃、曹參、夏侯嬰、樊噲等這些牛人之外,還有別的什麼厲害角色。
不!他突然想起來了: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
這個老儒,就是劉邦的老師?
是的,劉邦是有老師的,而且是教他讀書的那種老師。後世的史書上明確記載,劉邦年輕的時候遊手好閒,“不事家人生產作業”,但三十歲以後,卻又和盧綰一起,去上過學、讀過書。
劉邦讀書很晚,讀的時間也不長,但卻使得他成為秦末起義的群雄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之一。
他的文化水平,高到他可以瞧不起一般的讀書人,更高到他後來在教育自己的太子劉盈要認真讀書時,敢於拿自己來做例子,吹噓自己書還讀得不錯,一般的文書都能自己處理!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這是後來一位詩人,寫的諷刺秦始皇的書,意思是說秦始皇在歷史上焚書坑儒,生怕讀書人造反,但最厲害的兩個造反英雄,劉邦和項羽,原來都是不讀書的。
許多人讀過這首詩,就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劉邦和項羽真的都不讀書。
其實,項羽作為貴族子弟,年少的時候在學劍之外,也讀過書。只不過,他不求甚解,讀書缺乏耐心,所以沒有讀得太多而已。
至於劉邦,史書上更是明確記載:“及壯,俱學書。”壯就是男子三十歲的意思。也就是說,劉邦三十歲以後,和盧綰一起去讀過書!
眼前的劉邦,確實大字不識。而且,正沉浸在失去初戀情人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消極頹廢。
但是,劉信知道,他遲早會去讀書的。
那麼,教劉邦讀書的老師,會不會就是周後說的這個“老儒”?
要不要請這個老儒來給好漢健身館題寫店名牌匾,那還是其次的事情。作為一個業餘的歷史愛好者,劉信卻想親自去看看這個老儒,究竟會不會是劉邦的老師,他又能否在劉邦之前,就拜這個老儒為師。
如果,劉邦作為中陽裡一個普通百姓子弟,能夠脫穎而出,成為未來的大漢開國天子,這與他受到了這個老師的教導啟發,有很大的關係。
那麼,這個老儒,就肯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至少在學問上是非常高深的。劉信能夠搶先拜他為師,那當然也不賴。
天色還早。周後帶路,兩人當即便出了沛縣縣城,往城郊而來。
他們沒有走路,而是騎馬。這個時代,馬匹是非常昂貴的戰略物資,但以劉信現在的財力,要買一兩匹馬,當然也不是什麼難事。
“又發生什麼事情了?”
出城門的時候,周後嘀咕了一聲。細心的他,已經發現今天的城門防守,有些不對。
明顯的,多派了人,比平時的防守力量,幾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