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司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羅志遠皺著眉頭,仔細地回憶著。吃的還是那幾種食物,穿的還是皮衣,喝的還是山泉水。為什麼身體會浮腫呢?
難道是食物出了問題?羅志遠把燻肉、鮑魚乾、海帶、海白菜檢查了一遍,並沒有變質。
驀地,羅志遠想起了德爺在一期節目中說的,人在短期內不吃鹽,問題不大,但長期不吃鹽,就會出現頭暈、乏力、身體浮腫等現象。
他來到島上四個多月了,一直吃燻肉、海鮮之類。他以為,海鮮裡肯定含鹽,所以一直沒有在意,難道是缺少鹽的原因?
羅志遠沉思了半天,不管是不是缺鹽的原因,他現在能做的,也只有從鹽上入手。
高一的時候,曾經學過海水中的鈉和氯。化學老師還專門講過,古人的煮鹽技術,聰明的古人,是如何把鹽中發苦的氯化鈣和氯化鎂去除的!
“有火有盆有海水,就當做化學實驗啦!”羅志遠想道。
說幹就幹,他拿起一隻陶盆,跑到海邊,端了一盆海水回來,放在爐子上,開始熬了起來。
不到半個小時,海水便被燒開。又熬了一會兒,盆內的海水越來越少,屋內已是熱氣騰騰。
羅志遠看了看盆內,周邊已經開始出現白色顆粒,這些便是鹽了。
眼看盆中的海水只剩下一少半,羅志遠把盆挪開,停止加熱,再把盆中的水倒掉,然後把盆中沉澱下來的鹽,倒在另一個盆裡。
食鹽的溶解度比較低,海水被蒸發以後,最先結晶出來的,基本上都是純淨的鹽。
他倒掉的水裡,還有一些沒有結晶的鹽,但更多的的卻是氯化鎂和氯化鈣,也就是導致粗鹽發苦的東西。
因為它們的溶解度比食鹽大得多,只要一點兒水,就可以溶解很多氯化鈣和氯化鎂。
羅志遠拎著水盆,又到了海邊端了一盆海水,繼續熬製。熬到海水只剩三分之一時,盆裡析出鹽來,他就把剩餘的水倒掉。
如此做,雖然麻煩了些,但對羅志遠來說,就當鍛鍊身體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就這麼著,羅志遠一盆接著一盆地熬製,不知不覺,盛放鹽的盆裡,已經裝了滿滿一盆。
趁著中午暖和,羅志遠又跑到小溪邊,砸開冰,取來淡水,一勺一勺地倒進放鹽的盆裡。一邊往裡倒水,一邊用小木棍輕輕攪動著。
這麼幹肯定會讓一部分鹽溶化掉,但更多的是,可以把食鹽表面的氯化鈣和氯化鎂洗掉,讓食鹽更精純,他這是犧牲數量,提升質量!
當然,洗鹽是有技巧的,需要加多少水,怎麼加,都是有講究的!
洗了兩遍,盆裡的鹽少了四分之一,羅志遠便停了下來,應該差不多了,再洗,鹽就沒了!
他把剩下的鹽,端到爐子上,又熬了一會兒,把裡面的水分徹底熬幹,終於得到了又細又白的鹽。
羅志遠把熬好的食鹽,倒進一隻罐子裡,放在火爐旁。
接著,他又搬過一塊石板,石板上放著一個圓滾滾的、形如擀麵杖模樣的石頭。這是他無意中撿到,打磨一下,改造成碾子,用來碾壓食物。
他用小盆取了些燕麥,一陣揉搓,去掉外殼,然後放在了石板上,開始來回滾動碾子。
一旁的悟空,看得眼饞,老是想伸手試試。
羅志遠呵呵一笑,說道:“小心點兒,別弄到地上!”然後,就把碾子讓給了悟空。
悟空扭頭看了看羅志遠,雙手扶著碾子,學著羅志遠的樣子,開始碾壓燕麥。
羅志遠則用煲湯的瓦罐,取了一罐子水,放在爐子上,然後放上兩隻鮑魚乾,加了些新熬製的食鹽,開始煲起了鮑魚燕麥湯。
等到水開,悟空已經把燕麥碾碎,羅志遠拍了拍它的頭,誇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