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者掙扎著往門口走,被兩人拉回。老者嘆一口氣,唱道:「兒女啊,為養你們,汗水當做雨水滴!壯了兒女疲了力,壯了兒女斷了氣!」唱罷,老者假裝暈過去。
兩人急忙為他捶背,接著唱道:「爹爹您快醒醒,地裡還有菜,缸裡還有米,吃上千日團圓飯,穿上百件好新衣。您的汗,兒子給您補回來;您的情,女兒牢牢記心裡!爹您快睜開眼!」
老者慢慢睜開眼,站起身來說:「兒女大了懂事了,我要走了,我到了陰間也會回來看你們的!兒女們,松一鬆手,我要走!」兩人鬆開手,老者跑出門外。
不過,一會兒老者又笑嘻嘻地跑了回來,混在看熱鬧的人群中看跳喪。
這場戲演完之後,一個壯漢在棺材旁打起喪鼓。他是掌鼓師,要掌鼓領唱。掌鼓師由歌技、舞技、鼓技都很嫻熟的人擔任。他一擊鼓唱歌,跳喪者立即接歌合唱。
掌鼓師唱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陰陽只隔一層紙。山中常有千年樹,世上難活百歲人。暑往寒來冬復夏,人生好似冰上花。」
圍觀的人並不悲傷,死者親人也不號啕大哭作呼天搶地狀。人們認為人的生死,為氣之聚散,宛如春夏秋冬的更替,沒有死來就沒有生,生和死都很平常,在世上走一遭,誰都要歸於自然,無須為此悲傷。特別是這種老人死去,是壽終正寢,是好事。
跳喪的人都是男的,二人或四人一組,在棺前對舞。隨掌鼓師的鼓點和唱腔隨時變換節奏和曲牌。舞姿中有許多模仿動物的動作,猛虎下山、燕子銜泥、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等,其中關於虎的動作很多,什麼虎抱頭,猛虎下山等,因為人們對虎比較崇拜。
只見跳的人雙手空握拳左右晃動,模仿老虎洗臉,左右晃身,如同猛虎擺尾。表演猛虎下山時,兩個人一躍一掀,躬身逼視,跳躍轉圈,舉起手臂,口中發出陣陣呼嘯聲,非常神似。然後其中一個被另一個挽著,從頭頂後空翻過去,引得一陣喝彩。表演虎抱頭時,兩人左肩相靠,屈膝彎腰、雙手抱頭,身體上下抖動,如二虎在打鬧嬉戲。
跳到情緒激昂處,掌鼓師離開鼓邊,邊唱邊與舞者一起手舞足蹈,跳得如痴如醉。由於有歌有舞,節奏鮮明,場外觀者受到感染,也紛紛加入跳喪行列。
這種熱鬧歡騰的場面,一直持續到後半夜。人們都睏乏了,這時就要來點刺激的,好提神趕瞌睡。於是跳喪的漢子一邊跳,一邊眼■著一旁觀看的姐兒,唱道:「姐兒身穿一身花,她愛我來我愛她,她愛我的年紀小,我愛她的一身花,魂兒跟著姐去噠。姐兒生得一臉白,眉毛彎彎眼睛黑,眉毛彎彎好飲酒,眼睛黑來好貪色,夜裡無郎睡不得。」
跳喪者一邊唱一邊跳,還加上一些有性暗示的動作。圍觀的人看得興起,大聲叫好。跳者更加來勁,又唱道:「小小蜜蜂翅膀尖,一飛飛到姐面前。輕輕朝你射一箭,你又痛來你又癢,又痛又癢又新鮮。小小蜜蜂真膽大,隔山隔嶺來採花。去年採花饒著你,今年採花拖棍打。饒著你,拖棍打,許你死在花樹下。」
第44節:鹽騷(44)
聽著這樣煽情的歌,在金盆映日發生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夏子謙不禁偷偷望了蒲青蓮一眼,只見她神情睏倦,搖搖晃晃地強撐著,頭髮有些凌亂,有幾縷耷拉下來,顯得楚楚可憐。不知道她嫁給楊延光後怎麼樣了,楊延光對她好嗎?楊延光人雖然來了,可是明顯地不耐煩,哈欠連天的,對她好像也不管不顧。
她人好像也很憔悴,不似以往那麼活潑,充滿生氣,是因為喪父還是因為在楊家過得不好呢?以前她什麼事都告訴自己,整天嘰裡呱啦的,像只快活的喜鵲,有時候自己還嫌煩,而今想她來煩自己都不可能了,連和她說句話,中間都好像隔著幾重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