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第1/2頁)
呂晴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剛才他進宮時被太監單宣,讓他禮畢後去宮內單獨進諫。估計是他一連整月布糧施粥,終於惹了眾怒。
他本是客居京城,卻越俎代庖私自賑災,關鍵是引得成千上萬的流民聚集在城外,哪個皇上也禁不住這種挑釁。
此刻他的目光不經意的劃過人群的最末尾,角落裡有一個小小的身影,那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只是一瞥就已經瞭然。
寶座後傳來太監尖利的嗓音:「宣督查院督士陳湘……」
作者有話要說:
不要問我陳湘要幹嘛,因為我並沒有想好。就這麼瞎編也編出快一百章了,我可真是佩服我自己。
第100章 杖刑
神樂署大殿裡,群臣回頭盯著最後一排那一張稚嫩的面孔。
陳湘是新科傳臚,群臣有所耳聞,但是他畢竟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言官,大家都心中疑惑,他為什麼會被親招。
此時胡公公已經走到皇帝寶座的右側,親自開口問話:「陳督士新任不過三月,卻一連上了七個摺子彈劾各省知府,今日群臣在此,還請陳督士說一說為何會如此咄咄逼人?」
群臣交頭接耳,如今皇帝是個傻子的事盡人皆知。胡公公終於不再遮掩,就這樣直接跳到臺前攝政,可見已經有恃無恐了。
臺階下陳湘恭恭敬敬的跪著答:「臣乃徽州人士。今夏徽州大水,過半良田被淹。可是徽州知府盤剝朝廷下發的賑災款項,致使災民無處安置,流離失所。臣為徽州籍言官,理應上奏。」
胡公公清了清嗓子問:「那其他各省知府呢……」
」其他各省知府比那徽州知府相比,更是變本加厲,南境各省在青黃不接之時甚至出了食人慘劇。臣請……」
陳湘抬起頭來說:「臣請陛下親自查驗賑災事項,若是再放任自流,恐有民變!」
「胡說!」胡公公斷喝一聲,一旁的皇帝嚇得一激靈,蛐蛐罐「啪」的一聲掉在地上。
「陛下賢明,國泰民安,如何會有民變?」胡公公拿眼睛瞟了一眼站在一側的楚潯說。
陳湘直起腰來,不疾不徐的解釋:「陛下確實賢明,為了賑災之事嘔心瀝血……」
嘔心瀝血的傻皇帝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陳湘視而不見繼續說:「可是如今賑災款下放各省,各知府自行其道。百姓得不到安置,自然會往京城逃荒。只是……在京城內暫住的漢西王主持賑災,名不正言不順,百姓不明就裡,聚集在城外,實在是不利於京城穩固呀……」
「這……」老太監看向楚潯問:「漢西王……」
「……在!」楚潯不願意對著閹黨稱臣,只是上前一步答:「本王開倉周濟災民,並非以漢西藩王名義。這……只是私下之舉。」
老太監假意咳了咳說:「漢西王也是一片仁心。何錯之有?陳督士也不至於彈劾漢西王吧!」
群臣這才聽出門道來。敢情今日老太監是借刀殺人。利用一個急功近利的言官威懾楚潯。
大家的眼睛齊刷刷看向陳湘,看著這少不更事的傻孩子如何應付。
楚潯能不能被彈劾不知道,但是這陳湘一定沒有好下場。他無根無基,被利用了這一次,仕途應該也就基本到頭了。
陳湘臉上倒是沒有一絲懼色。他慢慢起身,平視楚潯說:「漢西王居心叵測,蠱惑民心,亂我大齊朝綱,怎敢說無罪?」
「你!」楚潯怒目而視,指著陳湘說:「你一劫小小言官,無憑無據,妄加論斷。」
「按大齊制,言官可風聞言事,無需憑據。漢西王逢旨入京,殿試大典後理應返回藩地。可是漢西王稱病不肯離京,難道不是尋機滋事嗎?」
楚潯連忙看向胡公公,明明是閹黨不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