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永軒笑了,診脈望舌之後,發現舌紅苔薄白,脈弦實。又讓葉知秋學著瞧,幫他指出了錯誤,問葉知秋道:&ldo;他這是什麼病?&rdo;
葉知秋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怪病,仰著腦袋想了片刻,道:&ldo;口為脾之竅,涎為脾之液,脾主涎,自然應該從脾入手醫治。對吧?&rdo;
孫永軒點點頭:&ldo;很好,脾病分寒熱,寒熱不同,用方不同,該如何辨別?&rdo;
&ldo;《素問&iddot;至真要大論》上說:&l;諸病水液混濁,皆屬於熱&r;又說&l;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r;。所以,脾病寒熱,可以從口水的色質辨別,如果口涎質稠色白混濁,一般是熱,如果口水清稀的,一般屬於寒。&rdo;
孫永軒由衷讚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ldo;很好,你的醫學功底不簡單啊,假以時日,必然能超過大哥的。&rdo;
&ldo;不敢當,多謝大哥誇獎。&rdo;
&ldo;現在,你說一下,他這涎液,到底是熱還是寒?&rdo;
葉知秋問那病患:&ldo;你口水是渾濁的還是清稀的?&rdo;
病患撓撓頭:&ldo;這個……,我沒也不知道啊。&rdo;
&ldo;那你吐點口水我看看。&rdo;
孫永軒擺手道:&ldo;不行!他是涎液過多,現在他嘴裡又不是過多的涎液,讓他吐口水,那是他正常的口水,不說病中的,也就辨別不準過多的涎液到底是清是濁了。&rdo;
葉知秋點點頭:&ldo;是啊,要不等他晚上睡覺,留一些流出來的口水拿來看看?&rdo;
孫永軒笑了:&ldo;用不著這麼麻煩,剛才他不是說了嘛,他的枕頭都被夜裡流出來的口水弄濕了,硬邦邦的,既然口水能把枕頭弄得硬邦邦的,你說這口水是渾濁的還是清稀的?&rdo;
&ldo;渾濁的!是脾熱!‐‐大哥你好聰明,能從這找到依據。&rdo;
孫永軒笑了笑:&ldo;這些東西,你看病看多了,慢慢就會知道了。急不來的。&rdo;隨即唸了藥方,讓葉知秋寫下來,送到藥櫃取藥。
這一天過的很快,葉知秋跟這孫永軒看了數十個病患,對舌診、脈診有了個大概的印象,就這他已經很是高興了。
天黑的時候,醫館關門了。範妙菡又叮囑葉知秋別忘了明天一早去看爺爺,然後蹦蹦跳跳地走了。
葉知秋回到家,飯菜已經準備好,岳氏依舊唸完一遍佛經才吃飯。葉知秋告訴岳氏,說自己第二天要陪範妙菡去看她爺爺,岳氏點頭微笑著答應了,叮囑他大病初癒,不要亂跑,當心身體。葉知秋心想好不容易來到有名的京師汴梁,哪能不好好逛逛,不過嘴上還是答應了。
今天不用去學堂,在家自學,所以,吃完飯,葉知秋便回到了自己跨院裡。他的書房裡滿是醫書,大多數是他從來沒有看過的古籍,古代醫書方書有它適合當時的特點,很有研究價值的,所以葉知秋挑了一本方書,坐下來好好研讀。
碧巧拿了個針線筐,靜靜地坐在他身邊,繡著什麼東西,葉知秋瞧了一眼,卻是一個肚兜,上面繡的是鴛鴦戲水,問道:&ldo;這是給你自己繡的吧?好漂亮!&rdo;
碧巧白了他一眼,嗔道:&ldo;怎麼這個也記不得了?這是你巴巴的求我給你fèng的呀,說府上的繡娘做得不好,非說我的手藝好,讓我給你繡,怎麼現在反倒記不得了?&rdo;
&ldo;哈哈,是嗎?&rdo;葉知秋從來沒有帶過肚兜睡覺,覺得有些滑稽,湊到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