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桓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公子,凝紫院的末藥姑娘來了。”侍女來報。 坦之正手執畫筆,聽到末藥來訪,“快請進來!”語罷,放了筆,迎出去。
"你可算是來了!"坦之見她,笑容滿面。
坦之引領末藥步入殿內,只見她一手提著幾包藥材,一手攜著幾卷古籍。
"莫非今日不止是為還書而來?"
"正是,也帶來了新制的藥。"末藥提起藥包,笑容可掬,"這是特製的,我特意加入了蜜,更易入口。"
"這樣新巧的製法,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啊!"坦之由衷地讚歎。
“我發覺許多人受不了這藥苦,便一直思索如何減輕這些苦,便用這法子試試,或許以後還有更好的法子。”末藥娓娓道來,語罷,人已出神地望著殿內西側那滿滿當當的書卷。
坦之循著她的視線看過去,笑了,“一同過去瞧瞧吧!”
“果然多!”末藥驚詫不已,“二公子真是愛書之人,藏這麼多。”她細細地看著那些書名,基本未見過,她慚愧不已。
“來這邊,”坦之引她至一架前,“挑幾捲回去慢慢研讀。”
末藥笑盈盈看著他,向那邊看過去,餘光掃過一幅畫。她傾身上前,“原來二公子還會作畫呢?”她欣喜地看了他一眼,“末藥不通畫理,不知這幅佳作所繪是何意境?”她指了指畫面。
“此乃《文殊經變》之景,”坦之的目光落在畫面上,解釋道,“過幾日,便是家母的生辰,此畫乃是為她所繪。”
“小公子,慢些走!”
門外傳來焦急的呼喚聲,緊接著,一名小童手腳並用,笨拙地翻過門檻,搖搖晃晃地步入殿內。末藥疑惑地望向坦之,他臉上露出溫柔之色,上前,“小子,川柏。”一邊說著,一邊將小童抱起。
“爹爹……爹爹……”小童含糊不清地呢喃著,配著粉雕玉琢的臉龐,惹人憐愛。末藥在一旁,心已被這小童化了,她上前逗弄,“瞧這粉嫩的小模樣,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呢。”說著,她湊上去,用額頭蹭了蹭小童的額頭。一側的小侍女掩面而笑,坦之亦忍俊不禁。
“咯咯……”小童笑得紅撲撲的小臉上綻放出兩朵深深的梨渦。
“二公子,夫人命奴婢帶了柏兒去。”七里候在殿門口。
坦之笑著將柏兒遞給七里,溫聲道,“母親與柏兒感情甚篤,總愛將他帶在身邊。”
一輛行進的馬車中,鄭玉儀憂愁滿面。
“今日,蕭夫人的生辰,姑娘何不借機,博取夫人的歡心呢?況且,那李將軍素來有不近女色的名聲在外。再者說,上門求親的貴胄公子何其多,姑娘又何必非李三郎不嫁呢?”見自家姑娘憂愁上身,小檗不住寬慰。
自那日園中,鄭玉儀以琴音安撫烈馬的事蹟傳開後,她的才名便如春風般迅速傳遍了四方。一時間,慕名而來的訪客絡繹不絕,有的是為了求娶佳人,有的是為了與她切磋琴藝,唯獨不見李家的身影。鄭玉儀坐在馬車內,目光穿過車簾的縫隙,望著窗外匆匆掠過的行人,心中那份煩悶卻怎麼也揮之不去,她煩躁地放下了簾布。
“鄭夫人到!”
“杜夫人到!”
兩家幾乎同時到,相互寒暄過後,並行走上臺階。國公府早已有人候在門口相迎,七里恭敬迎上前,領兩位夫人入內。鄭玉儀剛下車,迎面碰上杜紫如,今日兩人都是精心裝扮,一個雍容似牡丹,一個嫻靜似玉蘭,各美其美。
所過之處,無不引來李府中眾人的側視。那些好事之徒,更是竊竊私語,將這一幕幕添油加醋地傳播開來。
四月裡,天氣溫暖舒適,有些許微風吹過,湖邊柳條已長滿綠葉,臨湖的亭子,寬敞開闊。李府在園子內擺了酒宴,準備了各色可口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