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西王母介紹 (第2/3頁)
三局破碎清華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重要神職的神只:作為“司天之厲及五殘”的神,西王母負責掌管厲鬼並預示災禍,這一職責使她在神話世界中擁有獨特的神格,地位較為重要,是人們敬畏和祭祀的物件,人們透過對她的崇拜來祈求避免災禍、獲得安寧
西王母在後世神話傳說中的形象變化如下:
1 《穆天子傳》中的雍容女仙:在《穆天子傳》裡,西王母已擺脫《山海經》中的獸氣,成為與人間天子同飲宴席、雍容平和的女王,還自稱“我惟帝女”,與周穆王瑤池唱和,形象溫和且具浪漫色彩
2 道教中的女仙之宗:漢末道教創立後,西王母被納入神系,成為道教至尊女神,全名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等。她是掌管女仙名籍的神仙領袖,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均歸其管轄,還與東王公共理二氣,育養天地,陶鈞萬物
3 漢魏六朝文學中的美麗女神:在《漢武帝內傳》等漢魏六朝的文學作品中,西王母的形象進一步美化,被描繪為乘紫雲之輦、駕九色斑龍,身旁有眾多天仙侍從的雍容華貴的人類女神,且有天女作為侍女,還常與其他道教神仙共同出席武帝宴飲等活動
,!
4 唐宋時期的成熟定型:隋唐兩宋時期,道教興盛,對西王母的信仰深入人心,其神格形象更趨成熟。如《墉城集仙錄》對其出生、籍貫、姓氏等資訊詳細撰述。此時,西王母作為養育天地、陶鈞萬物的創世女神形象趨於定格,且在一些故事傳說中開始出現王母娘娘的稱呼,並嫁給了天帝,在牛郎織女、蟠桃大會等民間傳說故事中偶有出現
5 明清時期的民間慈母:明清時期,西王母在民間宗教中成為類似慈母般的女神,時時向人間流露出關懷。如“寶卷流”民間宗教中,以瑤池金母為至尊,其信仰還隨著華人腳步傳播到海外,西王母也被認為具有“長生不老”“送子”等神職,迎合了民眾長壽、傳宗接代等願望
西王母在不同時期的形象變化對後世文化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具體如下:
文學創作方面
? 豐富創作題材:從《山海經》中的原始形象,到與周穆王、漢武帝的故事,再到道教中的女仙之首,其形象演變成為文人墨客創作詩詞歌賦、小說戲劇的重要題材,如唐代的遊仙詩、明清的神魔小說等,為文學創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 塑造文學形象:西王母形象的人格化、世俗化演變,為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借鑑,其從半人半獸的怪神到雍容華貴的女神,再到慈母般的形象,體現了女性形象從神秘到高貴再到親和的轉變,影響了文學作品中對女性形象的刻畫和審美觀念
宗教信仰方面
? 成為道教重要神只:西王母被道教吸收後,成為女仙之首,其掌管長生不老藥、婚姻生育等神職,以及與東王公共同管理陰陽的設定,完善了道教的神仙體系,影響了道教的信仰觀念和修煉追求,促進了道教的發展和傳播
? 形成民間信仰習俗:其形象變化使她在民間被尊為保佑平安、祈求福祉的神靈,相關的廟會、祭祀活動等成為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涇川縣的西王母信俗,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增強了社群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
藝術表現方面
? 繪畫雕塑:西王母形象的演變豐富了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的表現內容,從漢畫像石中的西王母形象變化,到歷代以她為題材創作的人物畫、壁畫等,藝術家們透過不同的藝術手法和風格,展現了西王母在不同時期的形象特點,為中國美術史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 其他藝術形式:在戲曲、音樂等藝術形式中,西王母的故事也被廣泛改編和演繹,如一些地方戲曲中的西王母劇目,以及以其為主題創作的音樂作品等,豐富了藝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