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5頁)
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空兵力準備、艦艇火力支援抵近射擊,火焰噴射器噴射出一道道“火龍”……
張愛萍等“前指”的高階將領此刻或許已經聽到訊息,就在這幾天,黨中央政治局的領袖們正在研究為了加強國防,必須研製出我國自己的原子彈的問題。它和東南沿海前線的戰事,顯然是密切相關的。
他們也不斷獲悉,全軍其他戰場上,常有激動人心的捷報頻頻傳來。同樣在1954年,與東南沿海遙遙相對的祖國大西北,就有一群戎裝子民從大江南北開進戈壁荒灘,開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他們用鐵錘和鋼釺劈開千年凍土、征服亙古冰峰,在雪域高原修建了舉世矚目的青藏公路,架設了祖國內地連線西南邊陲的通訊線,鋪設了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格爾木至拉薩的輸油管線,從而奏響了青藏高原地區邁向現代化的序曲……
戰前的等待是十分令人焦急的。
“一切準備好,只等‘東風息”’的等待就更令人焦灼。
張愛萍等“前指”的高階指揮員,相繼一次次地來到了空軍氣象站,傾聽他們分析介紹近期的氣象情況。
那天,氣象科長徐傑從不捨晝夜緊張工作的氣象室出來,彙報了預測的近期氣象情況後,說:“1月17、18、19日,這3天是好天氣時段!”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天有不測風雲(8)
張愛萍聽了喜不自勝,立即問:“真的?!”
“是真的。”徐傑語氣肯定地回答。
這徐傑三十多歲,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來考取了留美的公費生,只因暈船而未能成行。建國後一直奮戰在浙江、福建前線,從1954年開始,就著手摸索浙東沿海的天氣規律,曾經以出色的工作,為海軍和空軍多次對敵作戰和對大陳島、一江山島的轟擊提供了良好的氣象保證,處事謙虛而老成。
徐傑緊接著又作了有根有據的條分縷析:“我們認為18、19日天氣好,少雲,風力3到4級,符合渡海作戰的要求。19日後天氣可能變壞。現在這個季節,小風少雲天氣不會持續很久。”
他的回答,寬慰了張愛萍揪了一夜的心。“前指”其他高階指揮員也紛紛由衷稱好。
“一天就夠了。”張愛萍像對別人,又似自語地說,“只要準確無誤,半天足矣!”
於是,1955年1月12日,*“浙東前指”委員會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在1月13日至19日之間完成戰進攻的最後準備工作。1月14日,“前指”向所屬陸、海、空軍部隊正式下達瞭解放一江山島的作戰命令:
(1) 步兵第178團和第180團2營為登陸突擊第一梯隊,178團3營為第二梯隊,在海、空軍和炮兵的協同下,攻佔一江山島;
(2) 由4個登陸運輸大隊組成的登陸輸送隊,先在石浦港隱蔽集結,再開進到頭門山、高島、雀兒岙的出發海域,而後輸送攻島部隊登陸;
(3) 海軍戰艦大隊4艘護衛艦、24艘炮艇,第6艦隊2艘炮艦和魚雷艇第1、31大隊,白巖山、頭門山的海岸炮兵連,分別以火力掩護和支援攻島部隊航渡、突擊和陸上作戰;
(4) 36架轟炸機實施兩次航空火力準備,24架強擊機除參加航空火力準備外,還以連續轟炸掃射的方式支援步兵登陸和縱深戰鬥,124架殲擊機實施空中掩護;
(5) 炮兵4個營57門火炮在火力準備時節,以猛烈的火力壓制,殺傷對方有生力量,破壞島上的防禦設施,支援步兵戰鬥。
為了麻痺敵人,“前指”特意將部隊從前面拉回到穿山進行三軍聯合演習。
1月16日,陸、海、空三軍參戰部隊開始進入各自的攻擊準備位置;空軍航空兵4個轟炸機大隊、3個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