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朱一馮 (第2/5頁)
搬磚呢別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懋康便潛心研究火器,特別是對大明朝歷來之火銃進行了改良,慢慢弄出來了“自生火銃”這東西。
不過因著時間較短,畢懋康呈獻給天子的還只是一張草圖和幾片文書想法,但朱由檢時刻關注著兵仗局中老匠人的研發進展,自然能看得出,那自生火銃並非不可能之物,故而直接將之起復,並讓他專心研製這新型火器。
而趙士禎這個人,
勇衛營也聽說過,畢竟他們用過的火器,有不少是這人設立出來的,像他們最常配備的魯密銃,便是趙士禎傑作,天子給他們上夜校學習的時候,除了會講兵法,還會講解歷朝歷代的軍政策略以及兵備情況。
故而對趙士禎這懷才不遇,甚至結局悽慘的人才,勇衛營將士也深覺可惜。
現在出來了個畢懋康,他們只會高興!
“好好好,方大璫,你就替咱們多打探打探,要是那畢先生弄出來了什麼厲害的東西,記得讓陛下給咱們多配點!”
方正化哈哈一笑,“這個自然,陛下有了好東西,哪個不是緊著你們用?”
談笑兩句後,他們又聊起了其他的東西。
比如說京城的情況,天子的身體康健,以及這次運送來的物資過多,途中損耗和花費如何。
“京城一切安好,陛下仍舊跟以往一樣,訓練那剩下的一千勇衛,每兩日巡視一次京營。”
,!
留守京城的一千勇衛,大部分是原四衛營的人,其情況和最開始的勇士營一樣,朱由檢當然不放心把人放出去,還不如留在京城,繼續幫他鎮壓城裡面的牛鬼蛇神。
反正在外人眼裡,勇衛營哪有多大的區別?
他們知道外面的能打,自然會覺得留守京師的也能打,加上天子並非可以用聖人名義架著的務虛皇帝,注重實際,讓文臣勳貴們更加安分了。
只是操練士卒,必然花費許多。
不說別的,但凡要使得將士有足夠的力量用於軍事行動,那其體能訓練必然要達標。
而體能練得多了,消耗的物資自然也就多了。
清湯寡水的饅頭青菜,能養出來一個打三兒的猛男子?
肯定不行!
而不提朱由檢這個當皇帝的省吃儉用,去掉了宮中一切奢靡的用處,把錢砸在練兵之上,就說京中儲備的糧草,在扣點運來薊鎮、寧遠,以及發往陝西以做賑災之用的數量後,也是不足,仍需要從外地調配。
這便又涉及到那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的運河了。
南糧要經由運河北運,途中損耗巨大,每次都讓朱由檢跟畢自嚴核對的時候,覺得心痛不已。
另外出於帝王角度的考慮,也讓朱由檢覺得北部京師之口糧,竟然要仰給江南地區,有種“受制於人”之感。
江南弄出來的東林黨,就讓朱由檢覺得不滿。
江南士紳侵吞土地逃避賦稅,也讓朱由檢覺得十分不滿。
江南利用東林黨,在朝堂上指點江山,更讓朱由檢為之咬牙。
若是哪一天,他想在江南推行清田分田之政,江南藉口運河受阻,斷了京師糧草供給該如何?
由此可見,
在北部持續分田,促進農耕,讓更多人有田種,讓朝廷能有更多的賦稅和糧食來源,十分重要。
開闢新的運糧和購糧和購糧路線,也不能遲緩!
反正錢都是要花的,
朱由檢並非吝嗇天子,但他願意給江南,和只能給江南,卻是兩個不同的道理。
好在年初分田,如今已然有了些成果,至於另外的糧源,也正在到來。
……
時至六月,已經趕上了直隸的夏收。
有些熟得快的良田,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