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第1/3頁)
[英]安東尼·伯克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東尼?伯克萊早年曾編輯出版過一本幽默散文集《一鍋好料》(]ugd ]ournalis,1925)。這本被視為短篇小說創作的實用入門書,除了收入英國小說家p&iddot;g&iddot;伍德豪斯向福爾摩斯致敬的&ldo;諧模推理&rdo;作品《阿福與飛翔的女人》外,也同時囊括了他當時為《笨拙》(punch)撰寫的大部分短篇作。在這本書的開頭部分,伯克萊高喊&ldo;雜誌時代就要到來了&rdo;。當然,他說出如此豪語是有一定背景的,因為以頗受歡迎的時事諷刺雜誌《笨拙》為代表,加上《幽默家》(huorist)、《時秀》(passg show)等一批知名刊物的助力,有著龐大執筆陣容的英國雜誌業正在興起。1922年,以小說家嶄露頭角的伯克萊,開始著手整理出版伍德豪斯、柯南&iddot;道爾、威爾斯等人氣作家的幽默短劇(huor-sketch)、諧模小說(parody,又稱仿作、戲作)、短篇小說和超短篇小說(short-short,又稱小小說、掌篇小說)。從涉足這個領域到1929年因經典名作《毒巧克力命案》(the poed cholate case,1929)而成為大師級作家的短短八年間,上述型別的作品總共發表了將近250篇。
此後,他組建了著名的&ldo;偵探俱樂部&rdo;(detection cb)並擔任首任名譽秘書。關於這傢俱樂部,d&iddot;g&iddot;格林所著《卡爾評傳》第八章中有詳細論述。要言之,其宗旨是謀求推理作家間的和睦相處,恪守偵探小說的傳統。&ldo;偵探俱樂部&rdo;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和最重要的推理作家組織,其第一任會長是g&iddot;k&iddot;切斯特頓,成員都是當時英國最頂尖的偵探小說家,包括阿加莎&iddot;克里斯蒂、多蘿西&iddot;塞耶斯等。一開始,只有撰寫純粹的解謎推理小說的作家才有資格入選會員,驚悚小說作家則被排除在外。後來,會員標準有所放寬,像派翠西亞&iddot;海史密斯這樣的犯罪作家亦得以躋身其中。1931年,成員們還以接龍形式合作撰寫了小說《漂浮的旗艦》。
安東尼?伯克萊在1939年突然宣佈停止小說創作,一般認為其主要原因有三個:早期軍旅生涯帶來的長期病痛;最後一部作品《至於女人》(as for thelj voan,1939)的糟糕表現;從富裕的父親那裡繼承的以不動產為主的一大筆遺產(到他去世的時候,其遺產總額達到了駭人的稅後130餘萬英鎊)。隨後,伯克萊的寫作活動轉向以&ldo;法蘭西斯&iddot;艾爾斯&rdo;的名義撰寫書評。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中葉,他就已經在《每日電訊報》和《順流逆流》(ti and tide)卜發表書評r,但正式開始書評創作則是在&ldo;二戰&rdo;之後。1953年至1956年間的《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s)和1956年至1970年間的《曼徹斯特衛報》上,均有著伯克萊的書評專欄。他的書評深得讀者信賴,經常結集印行。伯克萊很早就發現了魯絲&iddot;倫德爾(ruth rendell)和費莉絲&iddot;多蘿西&iddot;詹姆斯(phyllis dorothy jas)等新銳作家的才能,他對美國作家的批評一般都是很辛辣的。1971年3月9日,伯克萊在位於倫敦西北部的聖約翰森林區的自家寓所中安然病逝,享年77歲。
◎迷糊偵探
安東尼?伯克萊的處女作是以其本名在1922年9月9日號《民主人士》(deocrat)雜誌上發表的超短篇諷刺小說《我想知道》(i wonder),主題是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