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6億立方米,相當於4條黃河的年流量。
這個令人振奮的構想的要點是“在雅魯藏布江朔瑪灘築壩,把水抬高至海拔3588米;引水到波密、松宗,過3500米高的分水嶺,進入怒江。在夏裡朔瓦巴築壩堵江,提高水位至海拔3500米,回水過嘉玉橋,在馬利打隧洞入瀾滄江,在昌都築壩攔水,開鑿隧洞到江達,做工程過分水嶺,引入金沙江。在金沙江築壩攔江,使水位達海拔3469米,使水入四川省白玉縣境內的贈曲,溯源到打錯,開隧洞過分水嶺,到甘孜入雅礱江。甘孜(海拔3402米)南多村的雅礱江築壩,回水向東,過分水嶺入達曲——尼曲,在入口下游築壩,使水位達3454米,開隧洞過分水嶺入大渡河上游的色曲——杜柯河。在兩河口築壩成庫,回水過壤塘入麻爾柯河。引水到阿壩查理寺,過分水嶺進賈曲,入黃河(海拔3399米),一期工程到此結束。入黃河的水經黃河拉力口峽庫沿共和盆地216公里拉青大渠流入青海湖邊的耳海淡水湖,成為新疆、甘肅、內蒙古、寧夏、河北及京津等地的水源;部分水沿黃河下流,成為黃河的新鮮血液,以解晉、陝、豫、魯之渴。”綜上所述,從雅魯藏布江到黃河,這就是朔天運河的雅黃工程,又稱“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這個概述是最初的設想,經實地勘察後略有改變——作者)
這一工程的工程量是:“從雅魯藏布江到黃河,直線距離760公里,實際流程1239公里,其中隧洞工程有8處,最長的隧洞60公里,短的6公里,隧洞總長240公里。這段雅黃運河,兩岸皆是人煙稀少的山區。這段線路低平順直,全部自流。實行定向爆破,搞人工塌方,堆石築壩,堵江截流,施工容易,不怕地震,且淹沒極少,移民僅25000人。
這條“大西線”調水工程的明顯效益是:“受益面廣,可以涵蓋國土面積的65%。每年總引水量2006億立方米,相當於4條黃河的水量,且可利用黃河4600公里的河道把水送到西北、華北、中原。經青海湖調蓄,可輸水柴達木、塔里木、準噶爾三大盆地以及河西走廊與阿拉善;經內蒙古的岱海調蓄,可輸水晉、冀、遼、京、津及蒙北草原。它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都十分巨大。黃河干流已建成10大電站,總裝機800萬千瓦(當時小浪底水庫未完工,故未計其中——本書作者注)。現因黃河水少,經常停機,效益很差,‘大西線’引水完工後,將使黃河發電量倍增。”
這麼浩大的工程得花多少錢?郭開在報告裡寫道:“以1990年不變價計,一期工程總耗資為580億元人民幣。專案預算分為兩大類,包括輔助性專案和土建工程。輔助性專案300萬千瓦的發電裝置60億元、青海格爾木到西藏拉薩修一條鐵路65億元(當時修青藏鐵路的建議遭許多人反對,有人指責“異想天開”——作者2010年注)、2000公里公路20億元、後勤補給40億元、勘測設計前期費用20億元、25000人的移民費30億元,計235億元。土建工程包括:19座大型水庫,總庫容2888億立方米;6條隧洞總長56公里;400公里引水渠、200公里集水渠,包括89座渠庫;6個大翻水(倒虹吸)工程(這是當時的建議。其後,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副總老安指點:現有倒虹吸材料受不住千米以上水的壓力。故郭開在後來的方案中作了更改。——作者注),包括10個匯水池。這些土建工程投資335億元。加上輔助性投資235億元,合計570億元。外加10億元的預備金總計580億元。”以上費用總計,約合21世紀初的2250多億元人民幣。
江澤民批示“從長計議,科學選比”(3)
促成“郭開計劃”直達最高決策層的關鍵人物周子健絕不是一時頭腦發熱,“水”已經在這位老部長頭腦中縈繞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