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第2/2頁)
高建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起鎮以北的三邊地區,作為側翼,並在三邊建立一個特區,一旦在陝北高原不能立腳,就經三邊而達內蒙、外蒙:三邊是一條退路。他那時候縱然有再豐富的想像力,也不會料到,他的一生的最輝煌的一段時間,他所從事的事業的最輝煌的一段時間,將在這重重疊疊的大山中度過,將在這土挖的窯洞、磚箍的窯洞、石砌的窯洞中展開,他的千秋霸業(準確地講是階級的千秋偉業)實際上是在這個金黃色的祭壇上奠基的。他在這裡整整生活了十二年又四個月零四天,刨去去重慶談判的七天,一共四千四百九十七天,佔去了他生命的幾乎六分之一的時間,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三日,當他從陝北高原的另一面吳堡縣(有理由相信此處的吳堡,亦是&ldo;匈奴高築吳兒堡&rdo;時諸多的&ldo;吳兒堡&rdo;之一,只是為了適應現代生活的節奏,它在本世紀縮寫成現名)川口,東渡黃河,離開陝北後,他站在黃河東岸,滿懷感慨、滿面熱淚地望著陝北,他說,&ldo;陝北是個好地方&rdo;,他還說,&ldo;我們永遠不要忘了陝北&rdo;。
這天夜裡,毛澤東在吳起鎮宿營。接到彭德懷的回電後,毛澤東又去電一封,詳細告訴了吳起鎮周圍的軍事態勢,及各縱隊駐營情況,並請彭務必第二日七時趕到吳起鎮議事。電文剛剛發出,這時通訊員前來報告說,陝北紅軍派人聯絡來了,來人叫楊作新,現在是永寧山地區的工委書記,公開身份是永寧山小學的校長。毛澤東聽了,將來人迎進窯。見了楊作新,詳細地詢問了當時陝北地區的軍事政治形勢,紅二十五軍、二十六軍、二十七軍的情況,並著重詢問了前往紅軍總部下寺灣的路徑。談話期間,又接到彭總回電,電告毛政委部隊駐防的擺布,並建議近日在吳起鎮,進行一次戰鬥,伏擊尾隨的敵騎兵。我們知道,這場戰鬥在兩日之後付諸實施了,這就是那場著名的長徵路上最後一仗:割尾巴戰鬥。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