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到黃景義,姜樹田長吁口氣,正要指揮手下接引船隻靠岸,卻被成偉大聲勸阻,說是人太多,你們連珠寨根本容不下,不如去畢潭港靠泊,也好維持秩序。
據黃景義介紹,這次除了帶來五十艘貨船之外,還同步送來五千多務工人員。
無奈之下,姜樹田只能苦笑著向黃景義拱拱手,表示還需老掌櫃辛苦一番,他這邊馬上派人報信,前往畢潭港迎接眾位貴客。
黃景義笑著答應下來,然後在成偉所在船隻的引領下,向三亞港方向駛去。
見船隊陸陸續續往畢潭港駛去,站在岸邊的劉鑫、章惠奇等人才鬆了口氣,連忙派人走陸路前去報信,省得水寨那邊再出亂子。
章惠奇則迅速帶人登船,指揮各船有序同行。
此時的三亞水寨,已被保安團改造成一座兵營,拆除圍牆之後,又向外擴張許多,連帶著眾多商鋪的建立,已經與西北方向的三亞市(原三亞村)辦公區連成一片。
除了劃定的軍事管制區外,周邊各處,已是一片繁華景象。
隨著孟慶祥、丁鵬等人從各處趕來,曹衛國才算解脫出來,忙著去組織船隻靠泊事宜。
寬大的議事廳內,黃景義忙不迭地給孟慶祥、丁鵬等人介紹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為首二人,一位是李承的義弟許新豪,一位是李承的義子李國威,其他十餘位,俱是對華興感興趣的福建海商,一同前來拜會。
據黃景義介紹,李承對這筆購船生意極為重視,返回月港之後,直接派其他手下,連同新人鄭甲,出海前往日本,自己則留了下來,與許新豪一起,張羅造船事宜。
相比李承縱橫大洋的本事,許新豪人脈更廣,來往各處組織貨源、論買論賣可是拿手好戲。
多年相處下來,二人配合極為默契,可謂是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在福建沿海闖出赫赫威名。
考慮到華興需求急迫,許新豪便建議先收購一批兩百料福船,連帶著弄些青壯,趕在冬季北風起時,一併送到崖州,以視合作誠意。
隨後,李承前往漳、泉等地,聯絡造船事宜,黃景義、許新豪等人便在海澄縣(月港所在縣)、龍溪縣(福建漳州府附郭縣)尋找賣主,準備積攢一批貨船,儘快送往崖州。
對許新豪來說,四百料的大海船不太好搞,像這種兩百料的江海兩用貨船,難度並不算大。
主要是華興人給的價格好,買新船還有富裕,更別說舊船了。
拋開那些實在破舊的,搞一批次新的貨船,肯定能夠交差,主打就是一個“快”字。
華興人初來燕朝,急著用船,趁著冬季北風順當,先送一批過去,可不就是“及時雨”嘛。
另外,在福建這種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惡劣環境,靠種田連飯都吃不飽,更別提發家致富了。
向海而生,才是福建人謀求發展的唯一指望。
:()華興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