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一壺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三載閃身離開小鎮的那一刻,遠在鎮中五方亭路口的那間韓記食鋪裡,那位十境武聖蔣櫱幾乎是瞬間就感應到了這個變化。
人間修士億萬萬,人人身處光陰長河,劈波斬浪逆流而上,千辛萬苦求長生,只為立足長河不動如山,經得起那河水沖刷,不會順流而下,還能保持金身不腐不朽,故而在高深修士眼中,這一個個修行中人就如河中孤石,激起浪花一朵朵,又如夜空星月,星星點點,或明或暗,自帶光焰萬丈長。
再加上,蘇三載其人歷來都是一副囂張跋扈,率性隨心的狂放做派,明明自身修為幾近通天,卻偏偏懶得遮掩那一身恍若神人的光芒高漲,甚至多數時候都恨不得人還未到就先敲鑼打鼓昭告一番“老子來也”四個大字,所以這個在普通人眼中看來平平無奇,甚至還腦子有病的一個怪人,放到修為高深如蔣櫱之流眼中,就是妥妥的暗夜燈籠高高掛,旁人想要挪開眼光都困難,自然就是來也明顯,去也更明顯。
但是,這位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從石磯洲東海傲來國軍中改換門庭進了雲林宗的四品仙家首席供奉蔣武聖,也並不僅僅是個總愛被江湖人調侃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粗鄙武夫,在感應到那黑衣年輕人離開之後,依舊並未著急動身離開食鋪去往鎮東口,反而是雙臂環胸坐在食鋪中的那張茶几旁,閉目養神,安坐如山。
只待那個貧寒落魄的楚氏少年郎在那棵老槐樹下見過了那個元嘉劍宗的門下弟子,又去了趟小鎮鄉塾再出來,然後重新坐回那棵老槐樹下,食鋪中端坐許久的蔣供奉這才緩緩睜眼,微微一笑,長身而起,胸有成竹出門東行。
小鎮鄉塾是什麼所在自不必說,蔣供奉再如何地自詡藝高人膽大,也不敢貿貿然將自身神識伸進那座從外觀上看起來簡陋普通到甚至有些寒酸的院落之中,但是這並不妨礙蔣供奉有一番心底計較,他只要看一看那出了鄉塾院落的落魄少年,就幾乎是一目瞭然了,除了多帶了一本似乎是用於稚子開蒙的《千字文書冊之外也別無他物,再就是臉色也有些尷尬,除此之外就與先前並無任何不同了。
深覺窺得真相的蔣供奉至此就徹底的放下了心來,像《千字文這種在九洲天下幾於爛大街一樣的東西,雖不能說人手一本,但只要是個讀過書識過字的人,就幾乎都是摸過十遍八遍的,本身價格也不貴,就是個幾文錢的東西,也看不出什麼特別來,蔣大供奉就覺得這少年也就這樣了,去了鄉塾也不過是叫人家用一本開蒙讀物給打發出來了而已,不足為慮。
至於說臉色尷尬一事,那就更好解釋了,因為蘇三載其人,在儒門一脈來說,歷來都是被劃歸在不受歡迎的那一列之中的,這從當初那位被落魄少年扶進鄉塾的那位鍾老先生身上就可見一斑,而且就連不是儒門的西河劍宗門下,對他也都不甚有善意,當初那位夜雨劍仙在鄉塾門口時那一番冷嘲熱諷的言語帶刺也能看得出一二來。
當然,後來才到的蔣供奉雖不知這些先前事,但他對江湖上一些由來已久的門門道道還是知道得很清楚的,既然這楚元宵被那蘇三載收入了門下,那麼一貫與那黑衣年輕人不睦的儒門又怎麼會善待於他?送他一本《千字文開蒙已經算是儒門講求仁義到了時時處處斤斤計較了,還能指望他們善待更多?講笑話了不是?
儒門一脈歷來講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你一個泥腿子進鄉塾,還想受什麼優待?你不尷尬誰尷尬?
如此種種理直氣壯之下,蔣供奉很是放心,靜待良久確定那蘇三載不會去而復返之後,就施施然光明正大去找那少年會一會面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叫我雲林宗當真封了山!
靠山都走了,我看你如今能靠著誰?孤苦伶仃,受人擺佈,命該如此!
……
小鎮東口這邊,抱著一本開蒙讀物的貧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