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小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月,黑龍互市市場。
雖然僅僅過了幾個月,但這個在荒野之地建設中的邊市,卻已然初具雛形。張遠,江風,陳昇等謹記張恪的囑託,狠抓質量的同時,也一直在儘可能的提速。不得不說,有他們三個人的互相配合、又有著朝廷的名義、北軍的支援、震遠鏢局的人脈等等有利條件的支撐,相關工作都是開展的極為順利的。唯一的小麻煩,便是朝廷上層有關這個市場的討論和決議,還是有些拖沓的,也因此相關的建設銀兩直到四月初才撥付下來。若非張恪早就對此有所預料,讓江風和張遠拿出自家的銀子先行墊付了,才讓工程在第一時間就得以先行啟動了,否則便要白白浪費幾個月的時間了。
朝堂上的事情,張恪不方便評頭論足,無論如何,事情能夠按照設想推進就好。在朝廷的批覆裡,還特別強調讓北軍和包括黑龍城在內的周邊城鎮對互市的建設提供支援和便利。這一條,應該是老師為他爭取到的,畢竟這個互市市場在行政隸屬上,目前並沒有明確,也就是說,包括黑龍城在內,沒有誰對其有任何管轄權。既然如此,大家理論上便是各論各的,誰也不必理會誰的。但有了這一條後,雖然不能說便能憑此對別人予取予求,但在一些不傷及根本利益的事情上,想來便不至於會被隨意的敷衍或是拒絕了。這一點,對張恪已經足夠了,他本來也沒有打算要依賴他們的支援,基本上只要不來使絆子,也就夠了。
尤其是黑龍城,在互市市場建成運營後,其實是會對其貿易地位產生衝擊,影響其收益的。張恪並不清楚現任的城主,徐尚徐弘達對此究竟是個什麼看法。在北方,一個不受黑龍城節制,卻會衝擊到其經濟地位的城鎮,理論上講,徐城主應該多多少少會感覺有些膈應的……吧?不過,這幾個月以來,黑龍城城主府,倒是並沒有給他們任何為難的。目前,有許多建築材料及各種生活物資還是需要經由黑龍城再轉進互市工地的,他們若是要在這些事情上拿捏一下他們,也真不是沒有手段的。但,這種事兒並沒有發生。
建設上的事務不需要張恪操心,他便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編制互市市場管理條例上了。在朝廷批覆的相關檔案中,已經有許多關於互市市場的條款和限制了。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雖然同意了在北境設立互市,但相信大部分人對於異族的防備之心,可一點兒都沒有減輕的。別看朝廷如今同意開設了,可若是過幾個月,上面突然就一紙檔案下來,說要撤了這個互市,那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總之,相比起市舶司來,互市的貿易限制無疑是要多得多的。
張恪想要透過互市市場,用經濟手段影響北境各族的生存形態,甚至於讓他們將來的生活所需對於人朝形成某種程度的依賴。想法是很好,但這是個循序漸進的事情,要見到效果,不會那麼快的。為了讓這個市場能夠持續的運營,最重要的還是要:賺錢。而且還要儘量地讓更多的參與者,從中受益。只有相關方獲利越多了,才能讓這個市場存在得越久,發揮的作用也會越大。而為了不授人以柄,一些該規避的事項,也需要嚴格執行和管控的。雖然黑龍城目前對於互市的事情,沒有表達什麼明確的態度,不過張恪打算近期還是要去黑龍城走一趟,和徐城主好好聊一聊的。
畢竟思來想去,互市市場還是應該與黑龍城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的。往後,無論互市市場如何運作,都是繞不開黑龍城的,甚至在許多事務上還需要他們的配合。作為人朝北方最大的城市,哪怕因為軍事因素,使其權柄受到軍方的制約,但那也不能就當人家“啥也不是”的吧?雖說已經有了朝廷的背書,讓他們配合,但若是人家有心搗亂的話,那也有的是辦法的。建設創業不容易,但搞破壞,那可簡單多了。總之,為避免麻煩,張恪決心去把徐尚和黑龍城拉進來,成為互市的利益相關方。當然,這肯定是要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