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頁)
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雙贏!曹操用最簡單最實用最溫情的方式,將本為賊寇的百萬黃巾軍轉為自己的一筆財富。
曹操給兗州帶來了和平,董卓卻想摘取勝利果實;董卓雖然立志要把郿塢坐穿,但並未放棄稱霸中原的野心。他聽說劉岱戰死,便任命了一個兗州刺史,名叫金尚。金尚帶人前來上任,曹操怎會願意將剛剛開創的事業送給一個不相干的人!他派兵駐紮在兗州邊界,單等金尚到來。金尚頗有自知之明,騎在馬上,無奈地望了兗州的土地一眼,就灰溜溜地跑到南陽郡投奔袁術去了。
用烈士鮮血換來的江山,若拱手相讓,烈士在九泉之下豈能瞑目!
想到這裡,曹操眼眶溼潤了,眼前依稀浮現出鮑信的音容笑貌。
慘案發生在汶水岸邊。曹操和鮑信帶領一小股偵察部隊,潛入敵陣摸情況,在汶水岸邊暴露了,黃巾軍大隊人馬趕了上來。鮑信安排精兵護衛曹操撤退,自己攔擊黃巾軍。曹操逃了出來,鮑信卻死於亂軍之中,年僅41歲。鮑信死後,連屍首都沒了下落,曹操命工匠用木頭雕刻了鮑信的模樣,給它穿上鮑信的衣服,舉行隆重的祭弔儀式。
戰友走了,知己走了,曹操放聲痛哭。
擦乾淚,曹操的目光變得從未有過的冷峻。
野獸叢林裡,不是自己死就是讓別人死,沒有第三種選擇。
四 沒有資格說仁義
黃巾軍本是農民自發組織起來的,鬆散隨意,很難做到統一行動。當大批青州黃巾軍轉移到青州去的時候,北海國的黃巾軍卻沒有離開,因為在北海相孔融面前他們很有成就感。
說起來,孔融也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四歲讓梨名動天下,現擔任北海國相,窮什麼也不窮教育,他每天的主要工作,不是主持文化講座,就是出臺公民道德綱要,上班領著大家誦讀“文明十要十不要”之類的條令。這個書呆子,以為念幾句祖宗留下來的經典句子,就能天下無賊。但是,吃不飽肚子的黃巾軍不買他的賬,紛紛起來造反。打起仗來,《論語》之類的國學經典遠遠不如一塊可以禦敵的石塊管用。孔融接連慘敗,棄郡而去,又被圍困在都昌(今山東臨朐東北)。眼看就要像梨子一樣被黃巾軍吞吃,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最後他叫出了一個名字:劉備。
孔融能知道劉備,這還要感謝公孫瓚。看在那個破作業本的面子上公孫瓚收留了劉備,但是他並未重用劉備。他倒不是格外看不起老同學,而是看不起天下人。他常常仰天長嘆:江山如此美麗,卻被袁紹、曹操這樣的蠢貨掌管,可惜啊,可惜啊!他怎能容忍江山被庸才糟蹋,他任命嚴綱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還有若干郡守、國相以及縣令。他任命官員轄屬的州郡大都在袁紹、曹操控制之下,所以他任命的官員只能“遙領”這些地方。各位霸主都宣稱自己對天下擁有絕對權力,可以任命任何地方的官員,但是那個地方可能在敵人的控制之下,因此所任官員只能遙領那個地方。遙領就是宣告對控制之外的某地的主權,這個詞後文我們還會多次接觸。任命的官員多了,公孫瓚這時感到自己擁有的人才太少了,最後連給他做飯的、牽馬的、澆花的,也都被任命為縣令。直到191年十月的一天,公孫瓚一抬頭,看到大耳朵同學正滿懷熱望地望著他,就順手下了一道任命書,讓劉備做別部司馬。別部司馬既是將軍屬官,又相對獨立,這個職務安排很巧妙,避免了同學關係變上下級關係後帶來的尷尬。別部司馬秩千石,而此前劉備的最高官秩是高唐縣令的六百石。出生入死這麼多年,奔波經營這麼多年,歷險逃亡這麼多年,不如一個能證明同學關係的作業本管用。
袁紹任命長子袁譚為青州刺史,攻打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公孫瓚人手不夠,就把劉備推到了前線。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