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燦燦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簡介
姬奭,又稱召公(一作邵公)、召伯、召康公,是西周宗室的重要成員,據傳為周文王的庶子。姬奭在周朝的建立和鞏固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西周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大臣。他輔佐周武王滅商,後被封於燕(今北京西南琉璃河鄉),但並未就封,而是留在王都繼續輔佐周王室。成王時任太保,為三公之一,與周公分陝(今河南陝縣西南)治國。成王去世後,他受遺命輔佐康王,享高壽,為西周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人物生平
1、受封北燕
周武王十三年,姬奭跟隨周武王姬發在牧野之戰中擊敗了商軍,商朝末代君主帝辛(商紂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隨後,周武王建立了周朝政權,史稱西周。為了鞏固新政權,周武王實行分封制,大封功臣與宗室。在這樣的背景下,姬奭被封在薊地(今北京),建立臣屬西周的諸侯國燕國(亦稱北燕)。
然而,姬奭並沒有立即前往薊地就封,而是選擇派他的長子姬克去管理燕國,自己則留在都城鎬京(今陝西長安)任職,繼續輔佐周王室。周武王理解姬奭的忠誠與擔當,於是將京畿(國都及其附近地區)之地召(今陝西省扶風縣城關鎮五郡村)封給姬奭,以示對他的信任和重視。因此,姬奭也被稱為召伯、召公、召公奭。
2、分陝而治
周武王去世後,其子姬誦繼位,是為周成王。當時周成王年幼,無法親政,於是周公旦代理朝政,當國攝政。為了加強統治,姬奭與周公旦決定分陝而治。他們商定以陝地(今河南陝縣)為界,陝地以西由姬奭主管,陝地以東由周公旦主管。
這種分工合作的方式不僅發揮了各自的優勢,還確保了治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姬奭在西部地區大力開發農業生產,提高糧食產量,為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他還推廣先進的農耕技術和水利設施,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
為了明確分治區域和職責,姬奭與周公旦在陝地設立界石,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於分界之處,稱作“立柱為界”。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西周王朝對於行政區劃的嚴謹態度,還加強了東、西兩大行政區的聯絡和交流。
在姬奭的治理下,西部地區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他深受百姓愛戴,常在棠梨樹下判斷案件、處理政事,使得上至侯伯、下至百姓都各得其所,沒有失職和失業的人。
3、理政輔佐
姬奭在輔佐周成王期間,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仁德之心贏得了廣泛的讚譽。他治理陝地以西地區時,注重民生疾苦,關心百姓生活。他巡行鄉里城邑,瞭解民情民意,及時解決百姓的困難和問題。
姬奭在棠梨樹下判斷案件、處理政事的故事廣為流傳。他公正無私、明察秋毫,使得許多疑難案件得以圓滿解決。他的這種親民、愛民之舉深受百姓擁護和愛戴。《詩經·召南》中的《甘棠》一篇便是對此事的稱頌。
周成王臨終前,擔心太子姬釗不能勝任君主之位,於是命令姬奭與畢公率領諸侯輔佐太子姬釗即位。周成王去世後,姬奭與畢公率領諸侯引導太子姬釗拜見先王廟,並反覆告誡他要節儉、無貪慾、專志誠信地統治天下。在姬奭等人的輔佐下,太子姬釗順利即位,是為周康王。
姬奭輔佐周成王、周康王兩代君主期間,開創了四十多年未用刑罰的“成康之治”。這一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為周朝打下了延續八百多年的堅實基礎。
三、主要影響
1、鞏固西周政權
姬奭作為西周宗室的重要成員和大臣,在周朝的建立和鞏固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輔佐周武王滅商,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