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入夜,戌甲照例進到地下屋子。走到屋子一角,掐訣開啟暗門,獨自一人走入暗房。伸了伸胳膊腿腳,接著由慢到快打了兩套拳,算是熱了身。看著牆邊架上的一排兵器,片刻之後,戌甲上前抽出一柄腰刀握於手中。

戌甲以往一直主修槍術,可這次回了學堂之後,趙塚子先親自試了試戌甲的槍練得如何。而後,便教戌甲暫時少練些槍,要將其他諸般長短兵器儘量練一練。不求精熟,練得三分會即可。

戌甲隱隱明白如此用意為何,便照著趙塚子的話,每天夜裡來到暗房,按著心中所記下的各門圖譜,揀選房內陳設的諸般兵器來練。說是要都練一練,可畢竟天性有別而各有喜好,喜歡的自然會多練練,不喜歡的也就抽空比劃幾下罷了。就戌甲而言,最喜捅刺類兵器,長如大槍,短至匕首皆可。便是練刀之時,也偏好揀選細長窄刃之刀,且不按圖譜而隨意習練之時,使出的招式之中捅刺亦明顯多於劈砍。

當初覺察到此,戌甲就曾問過趙塚子,趙塚子則手指戌甲,答曰:“你所喜好者便是與自己身型根骨適配之物。既有適配之物,則必有適配之招。招與物適配,打出來了,身子方才舒服。身子覺著舒服了,才會不由地一遍一遍接著打。”

之後,順著這個說法,戌甲特意去觀察過好些弟子。確是即便習練同一樣兵器,個人偏好的招式亦各不相同。譬如練刀,有如自己一般捅刺多於劈砍者,亦有劈砍多於捅刺者,甚或有隻劈不捅者,或九刺一砍者。那時便想到,若非得了趙塚子提點,自己也上山好些年了,竟一直未曾留意過這般身邊之事。不禁感嘆為何師傅總說自己天賦平平,思來這所謂天賦並非單指靈氣積累或是招式技巧熟練快慢如何,平日裡善於洞察細微而能見微知著亦是天生的本事,學是學不來的。

不過平心而論,洞察細微的本事戌甲是差了些,見微知著的本事倒還有幾分。故而,只要身邊有人適時提點,領悟起來倒也不慢。可若是無有師傅在一旁指引而單憑自學,便極易循著岔路一直走到底。而後,再無奈折回,或另循一路試探,或原地茫然踏步,徒費光陰卻無尺寸進境。戌甲曾自感若非運氣使然,拜入趙塚子門下,得其悉心指點。而是如忘兮那般也進了癸層學堂,怕是修為和本事還不及比自己晚上山的忘兮。其實,就是意指於此。只不過,戌甲從未想到過這一層。故而,雖深有感觸,心中卻總難豁然。

一手握住刀把,刀尖豎起,斜上比於中線。戌甲目視正前,兩腳前後分開,曲膝沉腰。忽地一步探出,手腕一抖,刀尖朝前猛地一點,這一下是打頭。跟著,再上前一步,刀尖前出直刺,這一下是刺喉。只是,若第一下未打中,那第二下便也是作勢而已,看的殺招是第三下。側身連著兩個快步上前,刀尖斜下刺去,這是扎敵前腿。不管刺中沒有,敵之身形步伐必已亂。此時,再上前一大步,手腕一翻,刀刃自下朝上斜著劃出,這一下是割腋。這一下能出,則敵必定被割傷。傷痛之下,敵垂面弓身,可貼其身側,翻腕一刀朝後頸砍去,這最後一下便是斬首。

剎之那間,戌甲揮出這一串招式。跟著,朝一側後撤兩步,又將刀刃豎立於眼前正中位置。不論手持何種兵器,甚或赤手空拳,守住中線始終是重中之重。雖是區區幾招,然電光火石之際,性命相拼之時,必定全力而出。故而,雖只那幾下子,消耗卻實是不小。戌甲並未動用分毫靈氣,純以肉身氣力揮招。此時,手持腰刀站立不動,胸前已然稍稍有了起伏。所謂一寸長一寸強而一寸短一寸險,雖是獨自對空習練,可自上山之後,戌甲便一直照著趙塚子的要求按性命相搏作想來練。故時日一久,每每手持短兵之時,心中總不禁百般緊張。且兵器越短,心中便越是緊張,氣力消耗得便越是快。平日裡耍三套槍的氣力只夠耍兩套刀劍,若換作匕首針刺之類便只夠一套。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我在江湖當殺手那些年

我在江湖當殺手那些年

拉瑪西亞影帝
關於我在江湖當殺手那些年:我是一個殺手,每殺一個人就會獲得意外的獎勵和奇特的技能,隨著殺的人越來越多,我也越來越強大,直到有一天,我要去殺一個永遠無法想象的人......----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江湖途難辨,渺渺似雲煙,萬里相隔遠,仗劍不復還,自此無俠客,只醉笑顏夢!
武俠 連載 12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