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學煉藥胚 (第1/3頁)
兩隻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升日落,又是兩個月過去。戌甲如今是術、藥、體天天輪轉著學,時間緊得很,所以原本能同時學的器學也暫時放棄掉了。為這他也徵求過趙塚子、趙壘子、鄔憂乃至如潘蜀椒這類平時略有交往的弟子們的建議。趙塚子倒還是讓戌甲自己看著辦,其餘則認為同時學的太多容易分心誤事,鄔憂甚至直接叫放棄器學,說那玩意兒不是戌甲這種窮鬼能學得起的。既然身邊人都是這麼個看法,那戌甲也就不再多想了。
這天午後,戌甲照例進了藥房的研藥廳練習控靈探藥。過了一會兒,趙鈿子領著潘蜀椒也進了研藥廳。戌甲上前向二人問好,趙鈿子問道:“前幾日蜀椒告知於我,說你的控靈手法已練得較為熟練。蜀椒的眼光我自是相信,從今日起,你可以隨蜀椒學些具體煉藥的手法了。學什麼還有怎麼學,直接問蜀椒就可以,明白了嗎?”
戌甲立刻謝過趙鈿子,之後又特意謝了潘蜀椒。趙鈿子向潘蜀椒交代些許話語,便獨自離開了研藥廳。潘蜀椒領著戌甲來到藥爐旁,說道:“既然師傅已允許,那我就開始教你基本的煉藥手法,最近這一段時日,學習如何煉製藥胚。”
所謂的藥胚,戌甲早已在藥房的書冊中讀到過。一般來說,將藥材投入爐中,而後以各種工序及手法煉製,最後成藥開爐。如此一氣呵成,則藥性最為完整,成藥品相亦最佳。但如果對於煉藥之人而言,藥方的工序太多,或者手法要求太高,而無法一次成藥。這時,就可先將各味藥材煉製成半成品,待準備妥當之後,再繼續煉製半成品直至成藥,這煉製的半成品就叫藥胚。以藥胚煉成的藥,其品相多半劣於一次成藥,但這種方法能顯著地降低煉製的門檻,對於那些品相要求不太苛刻的藥來說,能極大地增加成藥產量,因此這種方法在多本藥書中均有專門的章節詳述。
潘蜀椒取出一個小罐,罐中裝著靈米,而後告訴戌甲下面開始煉製米糊。這米糊五行均,寒熱平,一般只用來封住藥材中的靈氣,而後塑成藥形。根據用量不同,可不同程度的稀釋藥性,以供服食者調配。凡丹丸形制的藥都要用到,所以煉製米糊是煉藥基礎中的基礎。揭開爐頂,抓出一把靈米均勻撒在爐內,並倒入少許水,然後蓋上爐頂。潘蜀椒雙手散出淺綠色的靈氣,一手貼住藥爐,一手催燃爐火。待爐火穩定後,催燃之手移開,只以一手探查爐內。這時,潘蜀椒說道:“務必先將靈氣附著於藥爐,確定爐內狀況可探時,再行催燃爐火。爐火初燃時,以手緩注靈氣,須待其穩定之後,方可將手撤開。”
小半刻之後,潘蜀椒關閉爐火併收回雙手,靜待藥爐降溫。之後,揭開藥頂,提起爐甕,將煉製的米糊倒入盤中。原本一粒一粒淡黃的靈米,這時已經變成乳白色粘稠之物,與藥書中所描述的一致。看著米糊,戌甲想到了一個問題,便向潘蜀椒問道:“以何為根據來判斷爐火是否過旺或不旺?”
潘蜀椒回答道:“不錯的問題。藥材為爐火煉製之時,內中靈氣會蒸騰上浮。靈氣升騰不衝至爐頂便不算過旺,靈氣浮層不低於半爐便不算不旺。只是實際煉藥之時,常會揭頂加料取料,因此一般以爐甕三分之二為標,加料之前提前減小爐火,取料之後立即增大爐火。好了,你且來試著煉製一次。”
戌甲便照著剛才的步驟,放米加水,蓋上爐頂。伸出左手貼於藥爐一側,慢慢滲出靈氣附著於爐面。待附著完畢,伸出右手催燃爐火。戌甲靈根主火,雖為本水壓制,催火之力猶強。戌甲比照著潘蜀椒滲出靈氣,爐火便勃然燃起,弄得一時無措,將靈氣來回減增了半天才穩住爐火。這也是為什麼藥房弟子靈氣多主木的原因,火得木生,燃而不熾。溫火可煉藥,猛火可就會毀藥了。
因是第一次,心下沒多大把握,戌甲便將爐內靈氣煉至半甕高處,索性多煉一會兒。大約多用去了三分之一的時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