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過證實才能相信的主張。

(2)須:需要。

【譯文】

韓非所崇尚的,是法制。人做了好事,按法制要獎賞他;做了壞事,照法制得懲罰他。君主即使沒有聽見宮外的好事與壞事,根據法制這些好事和壞事都會得到處理。聽見壞事不能就進行懲罰,就像聽見好事不能就進行獎賞一樣。對別人不檢舉壞人壞事就指責,是韓非的就張。讓韓非聽到好事,他一定要考核,考核確實有功績,才肯獎賞。聽見好事不能立即給予獎賞,因為沒有事實根據的話未必可信。像這樣,聽見好事跟沒有聽見,無區別。聽到好事不能立即獎賞,那麼聽到壞事也不能馬上懲罰。聽到好事一定要考核,聽到壞事也一定要審查,考核有功才能給獎賞,審查有證據才能實行懲罰。聽見不實際的,看見不真實的,經過核實不能成立,獎賞與懲罰就不能進行。獎賞與懲罰不能進行,那麼是好事還是壞事也不能確定。沒有確定的事情,需要有一套辦法才能確定它,那想靠耳朵聽到的情況就進行獎賞與懲罰,是不對的。

【原文】

29·14鄭子產晨出(1),過東匠之宮(2),聞婦人之哭也,撫其僕之手而聽之。有間(3),使吏執而問之,手殺其夫者也。翼曰(4),其僕問曰:“夫子何以知之?”子產曰:“其聲不慟(5)。凡人於其所親愛也,知病而憂,臨死而懼,已死而哀。今哭夫已死,不哀而懼,是以知其有奸也。”韓子聞而非之曰:“子產不亦多事乎!奸必待耳目之所及而後知之,則鄭國之得奸寡矣。不任典城之吏(6),察參伍之正(7),不明度量(8),待盡聰明、勞知慮而以知奸(9),不亦無術乎(10)?”韓子之非子產,是也;其非繆公,非也。夫婦人之不哀,猶龐捫子不孝也(11)。非子產持耳目以知奸(12),獨欲繆公須問以定邪。子產不任典城之吏,而以耳定實(13);繆公亦不任吏,而以口問立誠(14),夫耳聞口問,一實也,俱不任吏,皆不參伍。厲伯之對不可以立實,猶婦人之哭不可以定誠矣。不可定誠(15),使吏執而問之。不可以立實,不使吏考,獨信厲伯口,以罪不考之奸(16),如何?

【註釋】

(1)鄭:春秋時鄭國。姬姓。都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國土在新鄭一帶。公元前375年,為韓所滅。

(2)東匠:子產所住的里巷名。宮:《韓非子·難三》作“閭”,可從。

(3)有間:一會兒。

(4)翼:通“翌(y@義)”。

(5)其聲不慟:《韓非子·難三》作“其聲懼”,可從。

(6)典:主管,統轄。典城之吏:主管地方行政的長官。

(7)根據文意,疑“察”上奪一“不”字。“不察參伍之正”與上文“不任典城之吏”文例一致,可一證。《韓非子·難三》正有此“不”字,可二證。參伍:參照對比。正:通“政”。這裡指“道”,方法。

(8)度量:這裡指制度,法度。

(9)聰:聽力。明:視力。

(10)引文參見《韓非子·難三》。

(11)龐捫:前文有“吾聞龐。。是子不孝”,故疑“捫”系“。。”誤,又脫一“是”

(12)持:根據文意,疑“待”形近而誤。上文有“奸必待耳目之所及而後知之”,可證。

(13)根據文意,疑“耳”後奪一“聞”字。“而以耳聞定實”與下文“而以口問立誠”,相對成文,可一證。又,“夫耳聞口問,一實也”可二證。

(14)誠:真實。這裡是真象的意思。

(15)疑“可”下脫一“以”字。上文言“不可以定誠”,下文言“不可以立實”,可證。

(16)罪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緒亂中醉步

緒亂中醉步

匆匆
遊戲 完結 8萬字
封神榜逆天成聖

封神榜逆天成聖

絕對零度
遊戲 完結 0萬字
蒼寰七宮

蒼寰七宮

幽雨
遊戲 完結 1萬字
紫禁心經

紫禁心經

貓王
遊戲 完結 66萬字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龍魂之睚眥必抱(耽美寵溺)

旅遊巴士
遊戲 完結 91萬字
我的美麗空姐

我的美麗空姐

蠍子王
遊戲 完結 72萬字